第201章分割山东吴三桂与李自成打个招呼,之后返回恒曲,李自成大豪格之后,开始调动封丘刘宗明刷领十万大军,开始进攻卫辉府新乡,李过、牛金星、刘体纯三支部队合兵一处,共计把八万人,开始攻打胙城,贺一龙刷领两万驻扎封丘。自己率领本部人马剩余的八万人,开始全面收复怀庆府,希望能赶上时间种植一些晚种农作物,一时间河南可谓可谓遍地开花、
清军岳托反应十分迅捷,对于李自成的大举攻击,岳托虽然不知道豪格身死的消息,但是却已经猜出有点不对之处,其后开始聚结卫辉府清军,集中布置在淇县,能够舍弃卫辉府境地,不可不说这位岳托十分精明。同时岳托通传驻守彰徳府的镶红旗阿济格,让他时刻准备接应自己。
阿济格二话不说,直接带着本部五万人,屯守在彰徳府汤阴,时刻准备接应岳托,就在这个时候,豪格身死的消息终于传到卫辉府,被岳托知晓,岳托上奏摄政王多尔衮,请示是放弃卫辉府,还是继续驻扎抗敌。五日之后多尔衮,下达旨意命岳托率领本部屯守京师滑县,命阿济格刷领本部继续防守彰徳府。显然卫辉府多尔衮不想继续占有,但是彰徳府多尔衮却是十分要拿下,而让岳托驻守滑县,其目的就是想要虎视卫辉府,同时威胁河南开封之地,迫使李自成停战。
而多尔衮此时带着而十七万大军,开始向彰徳府进驻,不由倒是让刘明远松了一口气。
弘旭元年五月二十日,炎热的夏季慢慢已经到来,坐在军中大帐的刘明远,此时也是炎热难耐,但是此时大帐之中,没有一丝动静,大家都是盯着战报思考着。
自五月初李自成收复卫辉府,留刘敏总。李过二人,率领二十万大军驻扎淇县,带着其与众人回师开封,会同贺一龙共计十三万大军,屯驻封丘到仪封一代,防守京师那边的动作,而多尔衮带领二十七万大军,到了汤阴也没有再发动战事,两人好像都像停战不在发动战事了。可是到了五月十日,多尔衮留下多铎正白旗本部之后,带着十七万兵马,自汤阴出发,经内黄、清丰直扑山东观城,之后更是在十天里,连克范县、阳谷、寿张三地。
在多尔衮在汤阴出发的同时,李自成带着七万兵马,开始从开封出发,经兰阳、仪封,再次占领山东曹县,十天之后占领定陶、成武二地。
两个人如此巧合,不得不让人怀疑两人,是不是事先已经暗中联合,就连刘明远也是如此想到,此时正在与大家商议,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同时等待暗影各部传来情报,好做此布置。
不管怎么说多尔衮这次出兵,可是算直接撕破了脸,露出狼子野心来。山东此时最为强大的防守力量,刘泽清军部已经覆灭,对于多尔衮与李子成来说,那些小鱼小虾不足为虑,的确现在山东一盘散沙,就算南明派遣部队防守,也无力回天了,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山东的战事可谓变幻莫测,多尔衮带领大军,开始占据直攻安平镇,安平镇位于会通河河畔。
会通河也许大家不会太熟悉,但是提起京杭大运河,也许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会通河就是京杭大运河,起初,会通河的范围较小,仅指临清——须城(东平)间的一段运道。后来,范围扩大,明朝将临清会通镇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镇)以北的一段运河,都称会通河。会通河是南北大运河的关键河段。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河南原阳西北)决口,洪水挟泥沙滚滚北上,会通河1/3的河段被毁。大运河中断,从运河漕粮北上被阻。
元朝初年的漕运基本上是利用隋炀帝时所开凿的那条南北大运河。它由杭州至镇江,过江北上入淮,西逆黄河到中滦(今河南封丘),然后陆运至淇门(今河南淇县),入御河(今卫河),经直沽(今天津)转入白河,达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再陆运至大都。这条路线,不仅河道迂回曲折,而且水陆并用,很不方便。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下令开凿会通河即山东运河,起自东平路须城县(今山东东平)安山西南,至临清抵达御河,全长二百五十多里,建闸门31道,计役人工二百五十多万工。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又从郭守敬建议,役使一万九千多名兵士、五百四十多名工匠、三百多名水手、一百七十多名“没官囚奴”,共用二百八十多万工,开凿了从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全长一百六十多里。这样,南北大运河全线开通,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京师与最富庶的江南地区的联系。
等到明朝永乐初年,定北平为北京,准备将都城北迁。永乐帝鉴于海运安全没有保证,为解决迁都后的北京用粮问题,决定重开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他命工部尚书宋礼负责施工,征发山东、徐州、应天(南京)、镇江等地30万民夫服役。主要工程为改进分水枢纽、疏浚运道、整顿坝闸、增建水柜等。其中有些工程在当年即告完。
改进分水枢纽。元朝的济州河,以汶、泗为水源,先将两水引到任城,然后进行南北分流。由于任城不是济州河的最高点,真正的最高点在其北面的南旺,因此,任城分水,南流偏多,北流偏少。结果,济州河的北段,河道浅涩,只通小舟,不通大船。分水枢纽选址失当,是元朝南北大运河没有发挥更大作用的主要原因。宋礼这次治运河,对它作了初步改进。他除维持原来的分水工程外,又采纳熟悉当地地形的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戴村附近的汶水河床上,筑了一条新坝,将汶水余水拦引到南旺,注入济州河。济州河北段随着水量的增多,通航能力也就大幅度地提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