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佳磊提议,要偷偷潜入恩县,火烧张儒文的军用物资。这样,一方面,要张儒文承担失职之罪,另一方面,就算是查,也会查到恩县,而不会想到锦县!
许荣斌道:“那是万万不能的!我许荣斌虽与张儒文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此时,张儒文是要带兵去打日本人的,我不能因为这一己之私,毁了国家大事!更何况,还要连累恩县百姓!”
许佳磊道:“可是县长,如今看来,他们这回到我们锦县来征粮、征衣,明显是冲着您来的!看那架势,他们还会再来!倒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早一天动手,就有利于我们一天,也省得他们再来找麻烦!”
许荣斌道:“我与张儒文,自有算总账的那一天,但不是此时!”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这一天,是许荣斌接见来访百姓的日子。许荣斌上任以来,为了方便与普通百姓沟通,以更好的了解民情民意,特别设立了每月的初一、十六这两天,为信访日,地点就设在老衙门公堂上。
这天许荣斌起得很早,许佳磊见许荣斌从屋里走出,走上前去,道:“县长,今天衙门口来了这么多人,很早就在这儿排上了!”
许荣斌道:“那我们也早点儿,你去安排一下,我们一会儿就过去!”许佳磊道:“县长,您不吃饭了呀?”许荣斌道:“闲下来的时候再吃也不迟!”两人正在说话之际,忽然有人来报,道:“县长,杨团长又来了!”
这话说得,让两人都吃了一惊!是想到他们还会回来,但没想到回来的这么快!许佳磊不由自主地用手向腰间探去!许荣斌用手一挡,道:“诶,既然杨团长来了,那就随我出去迎接一下吧!”
两人来到外面,果然见那杨团长已经踏进政府大门,正朝这边走来!许荣斌迎上前去,拱手道:“荣斌不知杨团长再次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杨团长道:“许县长客气了!杨某也没想到会再次回来叨扰许县长啊!”杨团长又若有所思般地道:“刚才经过衙门口,见有那么多百姓在那里聚集,不知今日是发生了什么事呀?”
许荣斌道:“每月的初一和十六,是荣斌设下的信访日,在下想通过这两个日子,与百姓直接见面,尽我所能,为百姓办事!今日刚好是十六,正是这个月的第二个信访日,杨团长见到的那些人正是前来上访的百姓!”
杨团长道:“那杨某能否有幸见识一下,许县长的信访日?”许荣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道:“荣斌也正有此意!杨团长,请!”
许荣斌与杨团长一行来到公堂之上,许荣斌令人在他的堂案旁设了把椅子,请杨团长坐了。外面早有人安排好,让今日前来参加信访的人排成了一行,按号入内。
第一号进来的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女子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这两人来到堂上,就要给许荣斌行跪拜之礼!许荣斌赶紧从堂案后走出,扶住老人,道:“老人家,如今已是民国,早就不用这套礼节了!”说完,让许佳磊将椅子放到老人家跟前,让她对着堂案坐了,道:“老人家,有什么话您就说吧!”
老人对许荣斌感激地看看,慢慢地坐在了他的对面,开始娓娓诉说起她的冤屈:“县长大人,我是本县小林庄人,婆家姓林,娘家姓王。本来我跟我们家老头儿在城里经营一家扎彩店,虽不算富裕,倒也能维持生计。也许是做这阴损物件的报应,我们都四十多岁上还是膝下无子!我老妇便吃斋念佛,求菩萨宽恕,我们做这一行当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可是从来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许是老天见我可怜,就让我那日在那庙门口,捡到了一个女婴!”
老人说着,抬头看了看站在自己身旁的女子,意思是,那女婴便是长大后的这个人!
许荣斌点了点头,那老妇人又继续说道:“这个孩子虽然是我捡到的,可我们夫妻二人当宝儿一样得疼爱!我们养大她,还为她招了一个上门女婿。本来,我们不求富贵,但求平安的,可谁知,我家老头子前段时间,突然之间就去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