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元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大梁国镇国之柱的去世以及苏白的出生。
十九年之后发生了两件大事以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迎着红紫色的朝阳,苏白从床上坐起习惯性的要在床边摸自己的手机,探手却摸了个空。睁开紧闭的双眼环顾四周,斑驳的黄土墙顶着不多的黄茅草便构成了苏白待的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苏白想着,然后环顾床下想要找一双鞋穿,然而不幸的是这四周的地上竟连一双拖鞋也没有。迫不得已只好光着脚走出房门。
跨过一块勉强能够称之为门槛的东西扑面而来的却是一片杂乱的棚窝似的东西。
看着眼前的景象潮水般的记忆随之涌来。穿越众标配的父母双亡、’同名同相、家贫如洗。
瓦窝坪是大梁国益州府昌平县的类似于贫民窟一类的地方。居住着城里的脚夫挑夫一类卖苦力的穷苦人,连商铺酒馆里的伙计都不屑去的地方。
看着街上来往的人苏白笑了笑肚子传来了饿的讯号。转身回房找了几文铜板顺着记忆中坊市所在的地方走去。
步出瓦窝街,喧闹扑面而来
‘’包子,两文钱的包子皮薄馅厚,好吃不贵!”
“上好的料子买一匹吧大人孩子都能穿。”
“聚福楼隆重推出飞龙吐珠味,道鲜美,富有格调。”
走在这大街上仿佛到了地球上的所谓古镇浓郁的市井气息使苏白心里泛起了一股异样的熟悉感。拿着钱去路边上的包子摊边买了两个包子素的,两文。
一口咬下去先是一颗小石子硌着了牙然后便是几粒硬的硌牙的黄豆。这便算是一个两文钱的素包子了
不去管那包子的味道只是机械式的将它塞进嘴里吐出石子儿然后咽下。
吃完整个包子苏白起身转回自己的小棚窝,准备看看有什么可以用的上的东西。
屋里只有一个大箱子,装着苏白原主的衣服两件麻布背心以及压箱底的一件芦絮冬衣。床头一个小布包中放着苏白仅有的三十八文钱。算了算一天两个包子大概可以吃九天。哎,不对,为什么我要用包子来算。回忆了一下米价大大概是六百文一石也就是四文到五文一斤三十八文大概吃最多半个月。
原主干的是日结的码头工每天卸货拿十一二个铜板勉强果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