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这个暑假,颜芸贯彻着她的承诺,基本上每天都在伊云家里,给伊菲进行补习,戴羽虽然也在放假前说要缠着学习,但不常过来,只是偶尔。
而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伊菲的知识水平不能说有大幅度的上升,若是再考一次试,也要比之前上升好几个名次。
时间很快,尽管舍不得,但它不会对此保持怜悯,流逝的规律无人能够阻挡。
当要面临某件事的时候,时间越近,反而会越放松,不知是为什么。
此时的二班就是这种状态,虽然已经是高三了,但是原本应该有的紧张感反而在不断的消失,甚至出现了一些出现了很多本不属于这个时候的活动和游戏。
一下课,班上的同学开始汇聚成几块。
见教室右边,刘向和梁冬伦正面对面相坐,两人中间的桌子摆了一副象棋,棋布不大,勉强能占满整个桌面,棋布上車、馬、炮、兵阵列,两人紧锁眉头,大有一较高下之意,陈皮、洪宇、夏侯南等一众男生围在左右,指指点点。
尽管高手之间,出招很谨慎,但再牛的高手也抵不过上课铃的催促,因此更多讲究是一个唯快不破。
而教室右边,同样有凌芝草、薛玲、刘梦伶、宁晚秋等一群女生围在一张桌子旁,她们正在玩一个很童年的游戏,即翘笔。每人拿出两三支笔,合在一起,然后散开,任它散落在桌面的一处,其中一人单拿一支细笔,把散落在桌面上的笔撬开,同时不能触动到其他的笔,若是触动,便为输。
什么?你说原本桌子上的书呢?
教室外面有一个很大的阳台,为了不让书把桌面给完全铺满,没有空间,那些没用的书籍早已被装进纸箱里,仍在了外面。不只二班,其他每个班都是这样做的,而纸箱是从小卖部求来的,导致刚开学那一个月,小卖部的纸箱是一箱难求。
休息?高三时期是别想休息的。
周六开始安排课程,全天课程是满的,一直到下午五点才放学,然后走读生回家,到周天来上晚自习。至于住校生,周六晚上有晚自习,周天上午也是自习,并且有老师巡查,这样算下来,只有周天下午的那一会儿是能够自由活动的。
在这个时候,什么副课基本上是想都不要想了。
语数外,政史地,文科的六门主课,每天都是安排的满满当当,其中语数外这三科,更有每天两节甚至三节连起来一起上的,让大家不学这一门都不行。
项云,张生明等去参加编导集训的同学的桌子已经被移到了教室后面,他们只有在每天最后一节晚自习的时候才会回来,第二天又早早去了集训的地方。
有人走了,也有人加入进来。
学校由于高三分艺体班的需要,裁撤了一个班级,原班级的人被打散,要学体育的留下,不学体育的被一一分到了文化班级。二班就分来了几个,听名字有凌姣、夏勤南、申涛等,但是互不熟悉,只是知道些名字罢了,平时也没有太多的交集。
考试有,不过不再像之前那样是学校出题,按照学校年级排名,而是全市出题了,看看各位在市里面的水平了。
戎州熟知的有四所高中,戎州一种、戎州三中、戎州四中和戎州六中,前面两所高中是重高,后面两所是普高。
整个高三,平时月考依旧是学校出题,但有三次考试尤为重要,即高三上的期中考和期末考,高三下的期中考,而这三次考试,又被叫做零诊,一诊,二诊。尤其是一诊,二诊,基本上能够看出高考能够得多少分了,因此不能轻视。
该学的知识,在高三上的半期考试前就已经学完,半期考试一过,正式拉开了高三复习的序幕。
每一天都在复习,刷题,测验,讲卷子,然后再复习,刷题,测验,讲卷子中度过,如此循环往复。
此次半期考试,因为是四所学校联考,难度比之前上了一个档次,班上的排名变化也非常大。
半期考试后的次周五晚自习,班主任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张纸单子,却没有说话,只是拉个凳子坐了下来。
班上的人大部分都在望着他,想等着他说话,众人猜测班主任手中拿着的那张单子应该成绩表。
虽然在前几天,老师已经把试卷给批改了下来,大家对于自己的成绩也都有数,有人高兴,有人悲伤,但实际上还是想知道自己在班上,在年级上的排名,甚至在整个戎州市里面的排名,毕竟之前可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