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岩终于想明白,萧雅兰在这些日子里,为什么不开车,而要选择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坐地铁……
每天背着电脑包,跟随着地铁里上下班拥挤的人群脚步,匆匆忙忙的行走。
到了国贸站或者到黄庄站之后,出了地铁口,跟着上班的人流进入写字楼里。
然后挤进电梯,上到写字楼的某一层。
再一个人悄悄的从安全通道下走到另一层,再进入电梯……
日复一日,每天就这么快节奏的来回走上几个小时,让自己保持一种在职人士的充实感,一种紧跟潮流的时代感,以此求得心理上的一丝慰籍。
到了三十五岁以上的年龄段,只要在大公司干过的,在求职的时候,往往会凭空多出很多关卡。
每当约谈的时候,双方常常聊得热火朝天、心潮澎湃,但一落实到实际,要不要去的时候,或者要不要录用时,就会面临各种纠结。
应聘者的纠结在于薪酬、平台位置、职业生涯的连贯性、未来发展方向。
而招聘方的纠结在于年龄、付出与产出比、是否能安心干、能否干得长久。
聊到最后的结果,基本都是相似的结局:要不咱们双方先加个微信吧。
这就好比“改天请你吃饭”似的,基本属于遥遥无期打哈哈的事情。
仔细想想,在失业后这三个月时间里,也并不是没有一点重新就业的机会。
但何岩计算了一下每个月的支出后,选择了婉言谢绝。
现在住的东三环这套房子,每个月的房贷就得还8000多,加上每个月的所有开支,月薪税后怎么也得大于一万五千才能基本维持,即使是等于一万五,也入不敷出。
过日子不像做销售计划列表那样,所有的事情能提前想好安排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冒出一个需要花钱的事情来。
何况做好的销售计划,有时候还得根据实际情况做临时调整。
入不敷出,自然就不可能安心工作。
刚才,萧雅兰和杨莘仔细算了算失业后这段时间的花销,完全出乎三个人的意料。
有工作有固定收入的时候,从来不会太在意一些小的开支。
可是当你没工作的时候,没有进项来抵消出项的时候,开闸放水似的金钱流失速度,远远超出了预判和想象。
此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如今都被放大了。
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告诫过人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法则:木雁之间、龙蛇之变。
无论一个人自认多么优秀,如果不懂藏拙不懂变通,他的下场就是,迟早有一天被淘汰出局。
在燕京这座热闹匆忙的特大城市里,有着不少的大佬们。
但更多的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生活,或者在失业后继续不断挣扎向前的普通人。
有些时候,运气不好,也许并不完全是自身的原因,而是大时代震荡造成的结果。
但是在没有条件、没有时机的当下,蛰伏变蛇未尝不可。
随着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刚失业那阵子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自信、幻想和浮躁,已经被耗尽了。
必须尽快投入工作,让自己保持忙碌。
否则一旦闲下来,各种自责、羞愧、焦虑、不安、屈辱、惶恐如终日,各种负面情绪不断充斥在身体里。
仿佛强迫症似的,不停的骚扰着自己的思绪,让人迷失……
想到这儿,何岩立刻拿出了手机。
在一旁的杨莘见状,说道:“诶诶诶,想清楚啦?你一个上市公司的销售总监,到中关村一个小公司当什么区域销售总监,能放得下吗?”
“去去去,别再跟我扯哪些虚头巴脑的……”何岩撇了杨莘一眼,旋即拨通了一个号码:“潘总您好,我是何岩,呃……月薪就按照您说的那个数,税前两万吧!”
电话那头一个男人沉声说道:“何岩啊!凭咱们两家公司之前这么多年的合作关系,不瞒你说,以你的资历、经验以及工作能力,远远不止我给出的这个价钱。
给你这个华北区销售总监的职位确实委屈你。
但是没办法呀!这年头你也清楚,每一个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不得不控制管理成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