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写了八十多章,才想起写个作品相关。
我本人理解中的武侠,就是一群路见不平,不拘小节的好武之人,可能偏激,或许无情,但是绝对忠诚于自己认知的正义。
江湖则是这样的一群人,在有限的环境中,争来斗去,为了各自所谓的正义而奋起争斗。
不知从何时起,提起武侠,总是会联想起朝堂?
可能有一句话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吧。
朝堂之事,对武侠的故事肯定会有影响。比如乱世,或者暴政下,则会出现更多的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甚至像名著《水浒传》那般,揭竿起义。
但是,所谓江湖,所谓武林人士,终归应是一群放荡不羁,不受教条约束,信奉某些信仰,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练武之人。可以劫富济贫,也可以杀人越货,虽然可以被朝廷通缉,但却是可以是独善其身,甚至逃脱法律制裁的存在。可以与朝堂挂钩,可以奉公守法,为朝堂办案,为人民谋福利。也可以揭竿起义,杀人越货,以武犯禁!
但是,内容故事,要以这帮武林人士的视角展开,一对一决斗,一人对多人战斗,甚至几人混战,团战,都是可以的。
但不要去过多的描述各个诸侯国,诸侯王之间军队大战,谋略之争,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以及三十六计,七十八策的。若是那样的话,那还是武侠吗?那不成了战争谋略剧情了吗?那不成《三国演义》哪类的了吗?与武侠则是关系不大了。
我觉得这才是纯粹的武侠,不管场面多么宏大,不管牵扯多么深远。视角永远要是一帮热血的好武之人,为了自己的理想,梦想,坚持,信仰,而去争斗。
哪怕这群好武之人,略显幼稚,哪怕他们的信仰,颇为偏激,理想化,惹人啼笑,那也是正常的。就像电影《复联》里紫薯精的目的那般,消灭一半人类,目的只是为了宇宙的平衡。虽然乍听之下,毫无根据,颇为偏激,滑天下之大稽。但若是以某种更大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貌似也有些道理。
毕竟中华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进程,发生什么事,多么离谱的剧情,都是有可能的。
故而,我写的这个小说,也是以这样的视角去写,可能有些读者会不太喜欢,可能会觉得场面不够震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