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饲料厂,老苏一路驱车直奔老丈人住院的康复医院。
这家康复医院已经是老苏能找到的收费最低的了,虽然和大医院的康复科室比设备设施少了不少,但基本功能还是有的。这是老苏多方打听,实地考察后反复和岳父一家商量的结果。岳母是明事理的,一半心思在老公身上,可也不想让孩子们有太大压力。
疫情期间,这个医院还是比较宽松,有随员证还是可以自由进出的。老苏进门刷了健康码,直接奔六楼,老丈人这个点儿应该在六楼做手部功能训练。
进门照例打招呼,问了下康复训练师今天的进展情况,对并不乐观的些微进展大加鼓励。帮着岳母妻子把老丈人转移回病房,岳母张罗着给病人喂饭。老苏使了个眼色,跟媳妇以出去吃饭的名义下了楼。
医院旁边有个24小时营业的粥铺,物不美价不廉,但干净、快速。俩人点了自己吃的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
老苏今天的目的是让老婆能逐渐的从护理撤下来,实在不行也找个工作,两个人一起赚钱才能更长久的为岳父提供住院费用。
老婆能不能愿意出去打工,创业失败后会不会对拿不出更多钱给岳父看病有抱怨,这两点都是老苏要考虑的。虽然夫妻一体,但老苏还是要把对方心里疏导做到位,这是老苏上次婚姻失败得来的经验,也是作为痴长十几岁的丈夫应该有的素质。夫妻间最怕的就是,都是一家人了,我做啥你都得接受,媳妇可以,老苏不可以。老苏对这段婚姻还是很重视的,携一人白首,这个人只能是她,不会再是别人。从相识初期的容忍包容,到创业时老婆一往无前的支持,到日常亲手为老苏做饭、洗衣、泡脚、洗脚,老婆已经是老苏心中的天使。像女儿一样呵护,却得到了温馨的伴侣,这是老苏十年养成计划的收获。今天的局面同样老苏也要解决老婆的心里顾虑,别为俩人的关系蒙上阴影。要知道一切夫妻最后不可调和的矛盾都积累自一点一滴的小事。
“老公,你去工作吧,别的我不反对,就是别受委屈,咱们缓一缓还能自己做点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