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足球媒体,越来越多的将基耶利尼这套打法形容成了“椰流”,与瓜流、渣流、鸟流、温流齐名,并称为第五大流派。
本来媒体们是打算在欧冠决赛后再将这一说法摆出来的,如果尤文夺冠,说法就更加顺理成章。但总有媒体喜欢抢先一步占领先机,提前发表出来,如果尤文真的夺冠了,他们就会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赢得更多读者,而尤文如果没夺冠这些文章就会显得尴尬、不合时宜,对于媒体来说自然也有一些影响。当然,当所有人都愿意为你赌上一些声誉,说明你有一些势不可挡的气势。
无论如何,基耶利尼也只有夺冠,所谓“椰流”才能实至名归。
瓜流的打法是高位防守+自主进攻;渣流是高位防守+转换进攻;鸟流是低位防守+转换进攻;温流是低位防守+自主进攻。基耶利尼从以前的分类来说属于高位防守+自主进攻的流派,然而他建立了更加现代的全攻全守打法:后场进攻、前场防守、中场沉底、边锋沉底、自由人等的更融合的打法,从球的运转速度来说,尤文经常将后场球打出了反击的效果,这在已有的四种流派中又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媒体和球迷用“全攻全守”来概括椰流,当然并不能完全概括,就像“高位压迫”概括不了克洛普、“传控”概括不了瓜迪奥拉、“摆大巴”概括不了穆里尼奥、“美丽足球”概括不了温格。
不过全攻全守在当年作为一种打破常规的新兴战术,放在如今的基耶利尼身上,确实也很能说明他战术思路上的创新和足球理念的先进:
就传统的全攻全守来说,并不是单纯的“十上十下”、所有人都进攻和防守的打法。“十上十下”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不是全攻全守的实质内容。事实上,假如球员真的“十上十下”,那么他们肯定是没有充分运用全攻全守所重视的球员自由度,这样打是在浪费体力。
全攻全守战术最早英格兰名帅雷诺兹发明。荷兰名帅米歇尔斯师承雷诺兹,将全攻全守带到了荷兰国家队。该战术打破了传统足球理论对防守和进攻的绝对区分,使进攻和防守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幅度增强了球队的攻击性和整体性,使足球运动变得更流畅,并增强了对抗的激烈程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足球运动的观赏性。
1974年米歇尔斯带领的荷兰国家队就以全攻全守战术,将四名后卫位置大幅度推前,布下越位陷阱,令大部分球员都集中在中前场进行活动。正是因为大部分球员都在对方半场内活动,令前场球员活动空间不足,所以前场球员不得不利用其个人能力或球员之间的互动,自行创造出更多的空间,而这一行为,往往就会让对手无所适从,到察觉问题已为时已晚。
在基耶利尼这套“全攻全守”的战术中,边锋的作用非常广泛,更是整个球队进攻的核心。拥有罗毅飞和小基耶萨两名顶级全能边锋,使得他这套战术无往不利。两人也经常打成自由人的角色,这让球队的轮转就像有了两台功率强大的发动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