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军跟着谢川来到谢川家,发现谢川家的变化也不小。
谢川将原来的木房子拆除,建了一栋两层的砖房,虽然没有瞿家那么漂亮的内外装饰,房子却修得非常庞大,少说建筑面积也有三百平方米。
谢建军随口问道:“川哥,你家这个房子是哪年修的?”
谢川将摩托车推进专属的停车棚,一边开门一边回道:“差不多有七年了,一直没钱搞装修,有点简陋,没有他们的好看。”
这个他们指的自然是青杠坡的其他村民,比如瞿昙家。
这些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青杠坡的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也期待着像城里人一样住上舒适的房子。
村民们模仿城市豪华别墅的风格开始拆除旧房重建新房,瞿昙做事房屋设计工作,亲自操刀了自己和小叔家的别墅,让全村人格外眼热,自那以后哪家要修新房都会请教瞿昙。
青杠坡的建筑在整个清河也算独领风骚,一时风头无两。
谢川却没有吃上红利,因为青杠坡刚兴起建房热的时候,杨远琳不甘人后就催促谢川建新房,那时候瞿昙才刚参加工作,没有作品问世,自然也没人拿他当回事。
谢川拿出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点钱,请了清河建房经验最丰富的包工头操刀。
包工头问谢川两口子对房子有什么要求?
杨远琳说房子要大,房间要多,至于其他的就由包工头作主,只要修出来气派就行!
包工头按他们的意思动工,两层主体建完,就已超出预算,外装修不得不做成简单的清水泥凝土装饰。
装修部分就只能延后,等有钱之后再作计划。
夫妻两人不辞辛劳的打工,总算还完借款,刚计划装修房子,瞿家却修出两栋精致豪华的别墅,震惊整个青杠坡。
震惊在于几十万的建造费,瞿家居然一口气拿了出来!
若说瞿南家有张一龙这个舅子大力支持,拿出几十万不算什么事,可瞿东却是实打实的农民,看样子就不是挣大钱的人,他家凭什么拿出这么多钱来?
村民们一通八卦,原来是瞿昙在魔都工作,一年就能挣到一栋房子的钱!
以前大家都说读书无用,书读得再多都只能找个死工作,在县城当个老师、医生什么的,顶破天的公务员也才几千块钱一个月。
哪晓得瞿昙干设计还能挣这么多钱,关键是学的东西还实用,给家里修了如此大气上档次的别墅!
杨远琳眼馋瞿昙等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大城市,恰逢女儿明慧上中学,为了女儿有好的前程,决定去城里陪读,装修的事又无限期暂停。
总算熬到女儿高中三年即将结束,年前杨远琳回来,谢川提出今年等女儿考上大学,就将外墙重新装修,总是这个样子看着心头不舒服。
杨远琳却是坚决反对,说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装修与否都不重要,钱必须存着给女儿上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