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高级群体动物而规则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实生活中法律就是生活规则,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
法律没有擦边球,因为你一旦触及到法律外的事情将会按照规则受到惩罚,虽然法律限制了一些行为,但初衷是保护群众,没有边框的玻璃才是最脆弱最危险的。
记得有一次几个大老板在一起讨论投资什么的时候,一个老板说投资医院呀,你去看病去买药什么可以讲价吗?你去医院做手术会像买东西一样做比较看性价比吗?答案是不会。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每名医生都有高尚的人格,而是一个健全的法律。
不管是秦始皇还是秦二世后人对他们的评价都争议不休,有人说统一了六国,文字文化贡献大于罪恶,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不顾百姓死活,试想着任何人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利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当医生可以决定病人的生死大事,那岂不是很大的“权利”。
提到医生当然不能只说医术还有重要的医德,对于一人来说医院是一个不好的地方,没事去医院干嘛去了准没好事。
讲医德这个问题,中国只有两个职业是带“德”的,一个教师,一个医生,为什么?不复杂,你看其他职业,就用职业道德就笼统的给算了,只有这两个职业是单独计算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要负责人们的精神健康,医生要负责人们的肉体健康。
其实还不止,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容易,育人难。医生要肉体治疗,还要有精神抚慰。肉体治疗相对好评估,这个精神抚慰如何做呢?“德”字就在这育人和精神抚慰之中诞生了。什么是医德?我觉得用任何理论解释都是苍白的。
讲两个故事,接近100年前,协和招生招的生很少,其中一个考场在上海,福建的一个小女孩就是要当医生,去了上海考试,最后一科是考英文,协和对英文要求极高,她答了几笔,考场里面的一个女生晕倒了,抬出去,没想到这个考生放弃了自己的考试,出去救助这个女生,等她救助完女生,考试已经结束了,她没有任何怨言,明年再考吧,走了。
但是监考的老师看到了这个过程,把过程写给了协和,协和调看了她前几科的成绩,最后决定招她,因为她拥有当一个好医生没法教的最重要的一个“德行”。.
上边这个例子是我听说的,这个故事跟医学的技能和治疗本身无关,但是谁能说这不是一个更大的治疗呢?
这就要回到医德上了,说医生,我们每个人“生老病死”四个字,全要跟医生打交道,所以我曾经问过一句话,医生是界于普通人和佛之间的一个职业,西方也可以叫界于普通人和上帝之间的一个职业,这句话要分两个层面解读。
一方面,每一个医生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自己的委屈,有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己的挣扎和抱怨,他们是普通人。
我不并不是否定污蔑所有医生我也见过有医生连续多个小时在手术台累到晕倒,我也见过无数个医生护士前赴后继不计生死甚至有人牺牲在了一线,正是因为他们的高尚敬业才不允许有个别人去破坏这份美丽。
据说每个人的一生机会是有限的,而机会来临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能力把握机会,没有机会的日子里就提升自己景静静等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