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中国大部分墓群及地宫,主要集中在陕西、黄河两岸、北平及青海一带,较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陕西秦皇陵,北京的十三陵,黄河的悬棺,青海的淡水湖泊下的水宫。</p>
朱迪对古墓似乎有很深入的了解,她为我讲解道:“这四类分别从金木水土四行占全,秦始皇陵出土大量兵马俑,兵者属金也,故以金沙震之,为皇陵打下一个神幻色彩的地下天宫称号。</p>
而十三陵是巨大的皇家陵墓,整个墓群高出水平面足有上百米,而最深之处也达几十米左右,全部藏于土堆之中,所以土行风格十分浓重。</p>
黄河悬棺就较为诡秘了,没人知道这种习俗是传自哪里,也无人知道百米悬崖是如何运送上去的,而且棺椑至少上百斤重,靠人力在陡峭的悬崖运上去,难度不亚于修建埃及的金字塔,有人说黄河悬棺有两种方式。”</p>
“哦”我对这个悬棺倒是很感兴趣,前些年我看过考古发现栏目,里面就有讲到悬棺。</p>
朱迪的言论和那个栏目组的见解基本上大同小异,她说悬棺的两种方式,其一是利用杠杆原理,取黄河附近最粗壮的竹,然后在悬崖壁上开凿出一些小洞,这样一节一节的将棺椁运上去。</p>
另外一种说话是,棺材直接是抬上山顶够,然后人工将附近的岩石给开凿掉。</p>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传说很扯淡,没事儿做去挖山,这不是愚公做法吗?</p>
朱迪补充道:“当然,之所以有这种悬棺的另类风俗,其缘由是当地的一种信仰奉信,认为这样亡魂可以离西方极乐世界更近一点。</p>
至于最后一种水宫,这个说实在的,我在查阅过很多记载,类似水宫的虽然有,但少之又少,传说青海原来是古代吐蕃国的地界,其古墓造型和埃及金字塔很相似,而且那边的淡水湖泊也很深,所以在水下根本不好寻找,不过如果发现一个古墓,那么所收获的绝对是震惊世界的发现。”</p>
听完朱迪震撼性的讲解,我不由得心神恍惚,对于我来说。</p>
古墓就是一个财富和危险的代言词,从汉朝开始,就存在摸金校尉,盗墓之风千年不衰,甚至在我们老家四川成都一个偏远的小镇上,也发现了一个古墓。</p>
听说里面的东西有金子打造的金丝雀,价值连城的翡翠明珠,不过还是金堂县下属小镇花果山上因为修建学校,挖出了一柄青铜剑。</p>
当时我正在读高中,那时候听到人们说那把剑被挖出来的时候,挖掘机还拦腰斩死了一条碗口粗的蟒蛇,而那柄剑毫无锈迹,浑身乌黑,下午一点左右,成都文物保护协会的专家就到了,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并且随来的还有武警开道押运,那次是整的小镇轰轰烈烈,好不热闹。</p>
危险和财富并存,所以中国地大物博滋生了盗墓行业长兴不衰,很多以盗墓为生的人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寻找古墓,以谋取暴利。</p>
如果真如朱迪所说,这密室下面的洞是通往地下陵墓,那么里面至少存在价值难以估量的财富。</p>
我不由得有些激动,双腿不停的颤抖,这要是随便拿几样古董,我还犯得着写小说来养家糊口吗?</p>
而此时,我也自动忽略了陵墓里面重重危机,在欲望面前,人都是不怕死的。</p>
我和朱迪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虽然没有经过沟通,但我看得出朱迪眼中泛出的神采,那是对文物古董怀有探索挖掘的心思,而我就相比市侩很多,就是为了得到一笔财富。</p>
只不过要打开面前的石门,才是眼下当务之急要事,不然空有宝藏,却空手而归。</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