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学子年满十八,便要离开家乡负笈游学,去应那被奉为真理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信息发达交通便利,乘坐飞机火车万里路也不过是几时几日功夫,少了许多坎坷艰辛,也少了增长见闻磨砺身心的功效。而且当代学子们比拼的早已不是什么见闻广博庙堂经略,只凭一纸试卷定乾坤,自然便不会再有人去做那吃力不讨好的劳什子游学。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学子们是没了那份用脚丈量天下的气魄,却又出了另一批有钱的闲人开始对其乐此不疲,对于这类人,人们都亲切的称之为驴友。</p>
白不凡面前此刻就站着这么个驴友,年纪不大二十几岁的模样,一身户外运动打扮,身背后背着个宽大的双肩包,一头散开的长发虽不至于凌乱却也满是风尘,脚下一双登山鞋更是已经磨得看不出一丝本来颜色。</p>
这名驴友进来之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先四顾找空位,而是径直走到灶台跟前,先一口气点了好几样吃食,随后又卸下背包放在地上,挺了挺身子抻个懒腰,这才四下里观望着寻找空桌。</p>
几个白衣公子身边的貌美女侍之前听闻乔冠中的讽刺本欲起身去与之理论,结果被这名恰好进来的驴友给一打岔,便只得愤愤然的坐在原地暗气暗憋。而在这名驴友走进来的一瞬,早已暗中做好准备等人来找场子的乔冠中和老仆禄伯眼睛里便同时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眼神。</p>
小铺子里一共摆着五张桌子,乔家主仆占了一张,白衣公子和众女侍占了一张,谢顶胖子一伙占了一张,其余两张均是空着。长发驴友选了张靠近乔家主仆的桌子坐下,打开背包从里面掏出来一个出了号的酒葫芦,也不管旁人投过来的异样眼神,拔开塞子仰头便咕噜咕噜的灌起酒来。</p>
白不凡眼睛里何曾揉过沙子,这名长发驴友从进来后虽然没表现出什么出格的举止,但还是被他一眼就看穿了底细。要说今天张土根这小庙里也算烧了高香,这进进出出的全都是些平常几年都难得一见的武道高手,且不说那乔家主仆和才被骂过的白衣公子哥,光是这后进来一身风尘仆仆的长发青年,便也是个实打实的二品上境大成之人。</p>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白不凡还是感觉到今日的这小铺子里几伙武林人士还是凑得太过巧合了一些。</p>
长发驴友灌饱了酒,塞上葫芦之后这才抬眼打量隔壁几桌的客人。秃顶胖子那桌谈天说地自然热闹非凡,但一桌寻常百姓却不值得太过留意,反倒是从他进屋后便全都陷入沉默的另外两桌让他感到十分有趣。</p>
之前他进来之时就已经感觉到了那股剑拔弩张的火药味,而自打他进来之后两方眼瞅就要开战的人马却都沉寂了下来,纷纷将注意力投向了这里。</p>
略微思量了一下,长发驴友放下酒葫芦站起身,缓步走到白衣公子哥近前,露出一脸温和的笑容开口说道:“这位兄弟,敢问可是来自于蜀中剑山?”</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