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阳吃完饭,齐昊坐地铁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洗漱过后,齐昊照例坐在电脑桌前写下当天的日记。写日记的习惯是齐昊步入职场之后养成的。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奖状、照片组成了那段年华的记忆,初入职场的齐昊想给将来的自己留下一些工作照、工资条之外的职场记忆,于是就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开始记日记。如今已经步入职场4年,每次调阅之前的日记,有时会面带微笑、有时会心生感慨。上班第一天的日记写的是:“人力资源部介绍集团拼搏进取的企业文化,事业部专人培训集团电子办公系统。”一年前的9月26日,日记写的是:“为市场部罹患重疾的同事李小然捐款500元,祝她早日康复。”每天的日记长短不一,少则十几字,多则几百字。今天的日记齐昊是这么写的:“据说外埠石店长涉嫌职务侵占,有待公司正式通告确证。此事引我忆起去河南开封时特往包公祠一游,墙上一诗,至今每忆犹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齐昊如同每日一样一身运动装去附近的公园跑步,在公园里遇到相熟的晨练者,彼此都热情地打着招呼。早晨空气清新,公园面积不大的水面上映照着淡金色的朝阳,齐昊在自己均匀协调的步伐中感受着这秋日晨光之美。结束了半小时的晨练,齐昊回到家,给自己煮了鸡蛋、热了牛奶、用多士炉烤了面包,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新闻。
齐昊现在住的房子是工作后的第二年妈妈主动借给他首付款买的,八十多平米的两室一厅,南北通透,步行到地铁站十五分钟左右。齐昊在房子竣工之后进行了简单装修就搬了过来,过起了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
早餐后齐昊拿起手机,翻看今天的日程提醒,上面赫然写着:晚上六点,初中同学聚会。齐昊走向书房,从书柜的下层找到学生时代的相册,坐在电脑桌前翻看起来。看到照片上十五岁的自己稚嫩的脸上泛着青春的光泽、在足球场上自己和陈雷同时高高跃起争抢一个头球、烛光晚会上许超、罗蓉、江婉婷脸上绽放的笑容……齐昊心中自然而然地升起对初中时代的几位好友如今形象的想象。
晚上五点半,齐昊走进民主大街上的如意食府,推开包房的门,一张张熟悉中略带陌生的面庞出现在眼前,首先迎向齐昊的是彭飞,他双手握住齐昊的肩膀一阵用力摇晃,接着“咦”的一声:“齐昊可比上学的时候结实多了,上学的时候我要是这么晃你,你非头晕不可。”齐昊笑着用拳轻轻捶捶彭飞的肩膀:“那是,我从大学到现在,可比中学的时候注意锻炼身体。”彭飞揽着齐昊,和包房中的同学寒暄问候好一阵子,才在许超的身边坐下。
许超和齐昊紧紧地握了握手,许超说:“想不到咱们都在同一个城市,聚上一次却这么困难。”齐昊说:“刚上班的时候我忙,后来咱俩网上联系的时候发现你比我还要忙,可不是难得聚一次么。”许超说:“踏入职场,真是身不由己,我这个记者当的,经常出差去下面地级市采访。”齐昊端详了一刻许超的脸:“一看许记者就是个肚子里藏着许多故事的人。”许超微微一笑:“陈雷在澳洲还好么?我给他QQ留言他也没回,是不是换了QQ号了?”齐昊说:“他挺好的,他的QQ号可能不怎么用了,我把他微信推给你,他们的工作性质就是工作期间除了十万火急的事,私事一律免谈,下班之后公司也几乎不会打扰他的私人时间。”许超眼神中流露出羡慕:“幸福的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