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我起了个早,慢跑去东山,半路碰到小艾,相视一笑。
我们就读一中的时候,学校并没有开足球课,也没有足球专业的体育老师。所以校队也没有教练,日常训练就是祥子哥带着我们做的。练体能,跑圈太枯燥,祥子哥常常以爬山代替。一起跑到山脚下,小艾问我:“跟我一起上,还是你自己来?”
由于位置和球风不同,登山的训练方式也有所区别。小艾主要是练启动速度和步法,所以他会做一组正向快跑,一组慢跑,再一组侧向折线快跑。而我主要锻炼下肢和腰腹力量,所以是蛙跳间隔慢跑。我示意小艾不用管我。不一会,他就“噌噌噌”地没影了。
这些方法,都是祥子哥教给我们的。他走后不久,有一天,他妈妈找到我家,给我带了厚厚一包剪报簿和笔记本。“祥子嘱咐我,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就把这些交给你,你会好好用它们的。”阿姨说。
我接过一看,都是这些年重要比赛的赛况报道,大部分都附上了祥子亲笔写的战术分析。短的寥寥数行,长的占满了十来页,有不少还画上了示意图。还有一些是训练方法、管理球队的方法等等,我不知道是祥子在上海的时候学的,还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但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心血之作,是祥子短暂足球生涯凝炼而成的舍利子。
“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收下吧,祥子再三嘱咐的。他说,小阳是最能懂这些的人。”阿姨摸了摸我的头,手指冰凉。其实,他们远比我更悲痛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