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洞,很简单的三杆洞,距离仅有91码。
果岭较大,左右都有沙坑。
比森选择了一根八号铁,距离应该差不多。
这一洞对于比森来说,一杆上果岭几乎没有难度。毕竟红Tee距离这么近,只要别偏很多,就不会进入沙坑。所以红Tee真的很友好,不光距离短,对精准度的要求也降低很多。
稳妥起见,他试挥了两下,然后站到球前,摆好姿势,轻松将球击出,小球划出一道弧线,不出意外地落上果岭。
小球距球洞大概还有7码距离,比森两杆推进。
保pr成功。
算上第一洞的双伯忌,目前总成绩+2。
...
第三洞,距离487码,算是很长的五杆洞了。
球道微微向右弯曲,中间位置有两个沙坑,但比森一号木的距离根本够不到那儿。
所以第一杆比森只需正常发挥,用一号木将小球向前打出150码左右即可。
没有意外发生,小球落在球道上。距离还远了一些,160码左右。
木杆距离有所浮动是很正常的现象,目前比森的平均距离大概是150码,但并不是说每杆都刚好150。
第二杆也无需考虑沙坑,但需要用上另一种球杆——球道木。
球道木的杆头较一号木小很多,且底部更平,站位与一号木类似。
球道木是多数人认为最难打的球杆,但恰恰也是比森最擅长的。倒不是说比森的球道木比其它球杆打的好很多,而是相比较其它同级别球手更稳定——球道木是普遍来讲最容易失误的杆之一,所以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比森正常发挥,伴随着清脆的击球声,小球直直飞出,又前进了120码左右。
剩余距离200码出头,果岭前没有任何障碍区,所以可以继续使用球道木,使小球尽量靠近果岭,增加下一杆的把控力——距离越近越精准。
这一杆依旧稳健,小球落点距旗杆还有90码左右。
又是一个适合八号铁的距离,比森延续了上一洞90码的手感,顺利将球攻上果岭。
小球距离球洞4码左右,但左线很大——向右倾斜较多,需向球洞左侧大概三四颗球的位置推出。
比森不求一杆推进,只是慢慢体会力道,又推了个OK。
四杆上果岭,两杆推球,俗称四上两推,+1。
总成绩+3。
...
第四洞,距离373码的四杆洞。
这一洞较难,第一杆的落点左右两侧都是沙坑,第二杆攻果岭还需要跨越一个水障碍。
遇到水障碍时,就需要决策是打到水前、留一个较远的距离下一杆再攻果岭,还是直接过水、尽量靠近果岭。
以比森目前的距离来看,第二杆过水希望不大,应该是要往水前放一杆。
他站上开球台,尽量摒弃掉球道左右两侧沙坑的视觉压力,挥杆击球。
效果不错,小球落在球道上。距离比平均近了一些,大概140码,因为球道有一些上坡。
第二杆,球道木发挥稳定,130码,小球停在水前20码左右的位置,距旗杆还有100码左右。
果岭前几乎都是沙坑,宁可打大也不打小,所以比森并没有选择平均距离100码的七号铁,而是选择了一根六号铁。
他并没有留力,只是正常挥杆。小球落在旗杆后方大概10码的位置。
这是比森一贯的风格,攻果岭以稳为主,先上了果岭再说。要是用七号铁稍微打小点就进坑了,很麻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