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02版:要闻03版:综合04版:专版05版:国际06版:经济观察07版:社会观察08版:健康生活
白切红烧沪郊寻羊(附照片)化学品海运途中泄漏承托各方......一本中国驾照行遍天涯海角(......捐出闲置物品做公益项目发起......三星酒店“华丽转身”养老院
2014年12月20日星期六
07
2014/12/20
社会观察
白切红烧沪郊寻羊(附照片)上海3-5年建5个羊肉定点屠宰场
本报记者薄小波
“立冬到,吃羊肉”,这是上海人的老规矩。虽然也有人嫌羊肉有膻味,但在上海郊区,吃羊肉的习俗却由来已久。这几年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各种“羊肉节”办得越来越红火。“鱼羊为鲜”,年轻一代上海人中,爱上羊肉的吃客越来越多。
羊肉烧酒
在松江一带,传统的羊肉吃法是一盘白煮羊肉,一碗羊汤面,再送一碗羊血汤,一般都就着白酒吃
我自己差不多就是个“羊肉爱好者”。虽然识羊肉之美可追溯到在新疆禾木村旅游时吃的那顿手抓肉,但真正让我爱上吃羊肉的却是在松江张泽初尝到“张泽羊肉”。
张泽镇现已并入叶榭镇,张泽羊肉素有名气,相传始于元代,蒙古人在此囤兵,留下了吃羊肉的习惯。我当时去的那家“中心饭店”据说是镇上最好的一家。6、7个人吃一只整羊,果然味道鲜美,最佳的是那碗羊血汤,上面只简单地撒了把切碎的青蒜,却异常鲜美,几乎可以和在新疆禾木吃的那顿媲美。
镇上的老人们介绍我第二天早上去对面菜场里吃“羊肉烧酒”,说这是张泽百姓最有特色的习惯。第二天一早到菜场,见南北两厢各有一排房子,热气腾腾,一桌一桌坐着好多人。一盘白煮羊肉,一碗羊汤面,再送一碗羊血汤,一般都就着白酒吃,也有喝黄酒的。这里壮年的人多了些,但年轻人还是很少,大概是不能习惯早起。“中心饭店”的老板老顾赶过来在菜场请我吃羊汤面。老顾说,这里吃的人多,锅大,羊肉多,汤是原汁,味道更好。这里最热闹的是在三伏天,有好几百人同时吃,据说那时吃羊肉大补。
我问老顾,张泽羊肉这么好吃,里面有什么门道?老顾说,这里的羊都是散养,乡下老头老太习惯每家养2到3只羊,不吃饲料,牵着在外面吃草。我们去收羊,看到一家有5、6只的就不收,因为肯定要加饲料,10只以上圈养的味道就更差。这里的肉羊一般一个月大时就敦(骟)掉,故肉质鲜嫩无膻味。老头老太养两三只羊,也有千把元收入。羊一年长一颗牙齿,三年就长三颗。一颗牙齿的最好吃。前几天饭店里进了几只羊,角很大,两三颗牙,结果烧出来有点像牛肉。
现在松江城里开了10几家张泽羊肉面馆,甚至在苏州火车站边上也有一家店挂着“正宗张泽羊肉”的招牌。不过,最最正宗的,当然还是在这个菜场,这是普通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美食品牌。
北红南白
沪郊的羊肉做法以黄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