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接下来的不周山之行的过程中,广成子再也没有找到一件灵宝,只是收集到了一些灵药罢了。不过,广成子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毕竟,能够收获一伯攻击强大的功德至宝,此行已是不虚了。
觉得在不周山已经没有什么事儿了之后,广成子就离开了不周山,继续向着自己此行的目标——东海前进。
抱着一种轻松的心态,广成子一路之上可以说是在游山玩水,走走停停。有时,兴趣来了,还打打猎,搞个烧烤什么的,悠哉悠哉地朝着东海方向走去。
不知不觉间,广成子来到了东海之滨。看到辽阔宏大的海面,波涛汹涌的海水,倾听着大海惊涛拍岸的怒吼,不禁让人心旷神怡,心胸也随之更加宽广豁达。
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让广成子想起了后世北宋的大文豪苏轼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乱三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是啊,遥想当年的祖龙,是何等的威风霸气,而龙族又是何等的强大,雄踞四海,面对着洪荒大地,虎视眈眈。可是,现在再来看看,当年豪杰如斯的祖龙安在?而龙族,也只能是躲在四海之中,战战兢兢,苟言残喘。
想到这里,广成子不禁满怀感慨。再想想马上就要到来的巫妖大战,以及他自己所经历的封神大劫,都让广成子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道祖合道之前所说的那名话: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一时之间,广成子不由得痴了,就这样,定定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而与此同时,广成子的周身不断地闪动着黑光,好似要把他给吞噬掉一般。却是广成子对自己前世今生不停的修行,却发现到头来不过一场空罢了,不由得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陷入了一种深深的魔障之中。
其实想想广成子为何会产生这种念头,也跟他自身的经历有着很深的关系。想想广成子前世,好不容易成为圣人门徒,以为从此之后自身无忧,大道可期。可不成想,一个封神之劫,让自己亿万年苦修成化了画饼,修为尽失。这怎能不让他痛苦,最后为了搏一搏,冒险进入了轮回,千载以来,在其中苦苦地挣扎、沉沦,直到此次时来运转,得到了混沌珠,在混沌珠的帮助之下,得以穿越时空,重新回到了这洪荒大地。否则,还不知道他自己还要再转世多少遭呢?
再加上,广成子在地球二十一世纪短短的二十多年的生活,其实对于现今的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是此次广成子有此劫的诱因。其实,虽然广成子前世今生活了这么多年,可是要说对他最有影响的记忆就是他第一世广成子之时的修行生涯和二十一世纪那个二十多年赵广成的生活。可以说,广成子这一世的修行能有此时的成就,是他第一世广成子的修行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他此世的行为处世则是受到赵广成的深刻影响。
所以,也是合该广成子有此劫。如果渡过,那么广成子道心就更加稳固,从此,他的修行之路将是一路坦途,再无障碍。如果渡不过,那么等待他的就是身死道消,一切都会结束。
正当广成子陷入了自身的魔障之中,不可自拔的时候。在广成子识海之中,原本静静地躲在那里的玄黄色的落魂钟忽然不停地摇动了起来,发出了一阵急促的钟声,把正在逐渐沉沦的广成子从魔障之中唤醒了过来。
清醒过来的广成子不禁冷汗直冒,还好此时周围没有旁人,否则,如果有人在此时对他进行攻击,那么,他将毫无反抗之力。还好,他的运气还不错,此时,这里正好没有其他人。
回过神之后,广成子直接的盘膝坐了下来,在周围布了阵法,调息了起来。没过多久,广成子就借助功德金光驱除了身上的魔气,又打坐了一会儿,将自身恢复到了最佳的状态。
恢复过来的广成子,随即就撤去了阵法,站了起来。再次看着波涛依旧的大海,广成子不禁长嘘了一口气。广成子怎么也没有想到,此次来到东海,不过是想见识一番,顺便寻找一二个灵宝。竟然会在看到东海的时候,引发自己的魔障,差点儿就在这东海之滨身死道消了。
不过,广成子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喜意,因为,经过的这次的事情之后,他的道心更加的稳固,也更加通透明达,道行也更进一步,达到了准圣初期的巅峰,并且,浑身的法力更加圆转如意,毫无生涩之感。
果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过这样的好事儿,广成子并不想再来一次,毕竟,当时的那种情形,想想就让人不禁不寒而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