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哪里还不明白眼前之人乃是人教教主太清圣人显化,于是纷纷匍匐跪拜。老子也不理他人,只是看着庖牺,问道:“汝可愿拜老道为师?”
庖牺这时哪里还不知道眼前这人乃是圣人,顿时福至心灵,上前拜道:“庖牺愿拜圣人为师,祝老师圣寿无疆。”老子笑而言道:“好,不过你今后可改名为伏羲。”
庖牺一听,隐隐觉得这名字更适合自似的,于是高兴的对老子道:“弟子伏羲谢老师赐名。”随后老子又将一印和一琴交给伏羲,这印,自然是人皇至宝——崆峒印。
而那张琴,却是伏羲前世之时的灵宝——伏羲琴,则是女娲娘娘托老子送来的,以为伏羲护身之用,接着,老子又将太清道法交给伏羲,之后就转身离去。
话说伏羲自从接任部落族长以后,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伏羲见到族人们每天只能靠搏杀野兽来维持生计,往往每次都打不到足够部落生存的食物。在与野兽的战斗中,遇到那些大型的兽类时,往往还有人重伤致死。便一个人开始琢磨,想找出一个更安全的方法来。
伏羲苦苦思索,但是总是找不到好的办法。每次的战斗中,他总是时刻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为族人挡住大部分危险。
这一日,伏羲突然看到几只飞虫从眼前飞过,然后一头撞在前面树上的一个蜘蛛网上,挣扎起来。蜘蛛感觉到网上传来振动,便上来吐丝一层层的将飞虫捆住。此景让伏羲眼前一亮,他大声喊道:“我想到办法了。”
于是,伏羲招来族人,让他们砍来藤蔓,编织成网,以后打猎的时候就先用大网把猎物围住,然后斩杀,又用网去河中捕鱼。这样一来,随着族人运用的越来越熟,伤亡也越来越小,部落中的食物也一天天充足起来。
虽然部落的食物充足了,但是还是不时会有族人因为狩猎而伤亡,因此伏羲叫族人将多余的猎物蓄养来,畜牧就这样开始了,部落的食物也更加充足了,而且族人也不需要经常狩猎了,减少了族人的伤亡。
随着族人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周围部落的人闻听伏羲贤名皆纷纷举族来投。慢慢的风兖部落越来越大,以前的小寨子已然无法容纳太多的族人,伏羲便带领族人在陈这个地方建造了一座城池,以供族人居住,和躲避猛兽的侵袭。这座城,就是日后,人族的圣地,陈都。
伏羲见族人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录每天的收获,而随着部落越来越大伏羲见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记录发生过的事,便又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符号来记录发生的事伏羲将其称之为书契,故后世之人又将伏羲称之为“人文始祖”。
伏羲又依照伏羲琴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还创制了历法,使人们狩猎都有了时间的根据,避免了错过最好的捕猎时间的事情。
随着伏羲名声的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部落投入了陈都,遵从伏羲的领导。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伏羲却是发现,人族中因为男女混居,导致人族的婚姻状态十分混乱。
因此,他又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态。
随着伏羲的努力,人族气象大变,生活越来越好,无数部落首领觉得族长之名已经不足以形容伏羲之功绩,于是进言让伏羲进位人族共主,称圣皇。
伏羲推辞不了,于是在陈都祭告天地,以陈都为都城,进位圣皇,为人族首位人皇,崆峒印为人皇象征,至此崆峒印正式成为人族圣器。亿万人族纷纷投效,人族第一次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统。
就在伏羲成为人族人皇之时,广成子却是离开了昆仑山,来到了北冥之地的汪洋大海之中。
广成子此来,却是老子找到元始天尊,想让广成子来找妖师鲲鹏,借取河图洛书。因为,伏羲想要证道人皇,必须要有此宝相助。自巫妖大战之后,河图洛书就落到了妖师鲲鹏的手中。
虽然明知在鲲鹏的手中,可是圣人却是不好出手,而三教门下,只有广成子的修为已达准圣后期,比之鲲鹏老祖还要稍强一筹。故而,这个事情,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来到这北冥之地后,只见下方一片白茫茫的玄冰,如怪石般嶙峋,四周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在金乌的照耀下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惨白的冰川一望无际,里面狂风肆虐,划过冰川时发出如厉鬼般的怪笑,骇人之极。
不过这些,对于广成子这等准圣大能来说,却是不损分毫。很快,广成子就来到了妖师鲲鹏所在的北冥岛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