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典的孩子刚刚降世之时,正在少典部落不远处的一座大山中,隐居在那里的广成子,忽然心中一动,知道自己天定的徒弟轩辕氏已然降世。于是,广成子就从打坐中醒了过来,大笑两声,然后身影就消失在了云台之上。
这时,少典正抱着自己的儿子满屋子打转,正在为自己儿子起什么名字而烦恼,虽然自己的儿子是有点奇怪,但是可以从少典脸上看出他心中的兴奋和浓浓父爱,自己终于做父亲了,不管怎么样,总是自己的儿子不是。
突然只见一个道人出现在屋子中,众人都不知其何来,还以为是刺客,心中大惊,正要上前捉拿,少典抬头一看,只见这道人身穿紫色道袍,脚踏芒鞋,头戴紫金九宫冠,身着紫绶八卦衣,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分明是一个有道之士。
于是少典拦住众人,道:“请问仙长何人?”
广成子的注意力一来,就全在少典手上的轩辕之上,听到少典问道,淡淡看了一眼少典道:“贫道广成子,汝就是有熊部落的族长少典?”
少典听罢,大惊道:“可是人族初生教化人族的广成子仙师?”广成子道:“然也!”少典不敢怠慢,急忙忙上前参拜,道:“在下正是少典,不知仙长驾临此地有何要事。”
广成子将其扶起道:“族长不必担心,贫道此来只因族长之子与贫道有师徒之缘,贫道欲带其上山修炼,不知族长意下如何?”
少典闻言大喜想道:“广成子仙长乃是圣贤之辈,能得广成子仙长的教诲却是天大的机缘啊。”想道此处便说道:“能得仙长收小儿为徒是小儿的福分,在下又怎能不答应。”继而又说道:“小儿刚出生,尚未起名,不如就由仙长帮忙为小儿起一名如何?”
广成子想就未想,答道:“如此也好。”紧接着就道:“此子生于姬水之畔,尔族又是姬姓部族,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名如何?”
少典大喜,喃喃道:“轩辕,轩辕,姬轩辕,好名字,吾儿以后就叫姬轩辕。”附宝也大是满意。随后两人又向广成子深深施了一礼道:“多谢仙长为吾儿起名。”
附宝听到广成子仙长欲带自己儿子上山虽然不舍,但附宝也是聪慧之人,知能得广成子仙长收为弟子,日后必定成就非凡,也就答应了下来。
广成子见少典夫妇已然同意便说道:“那贫道就将其带走了,十八年后贫道便会放其归来。”说完便带着小轩辕驾起祥云向九仙山飞去,却是广成子打算在九仙山培养自己的这位弟子。
广成子回到九仙山桃源之后,又点化了一位灵鹿,做为侍女,好照顾小轩辕的生活起居。每日里,以山中灵兽的母乳,做为轩辕的食物。而轩辕也不愧是天定之人,没过多久,就能独自走路,进食。
随后广成子又以万年石钟乳为轩辕洗髓阀骨,轩辕在山上喝的又是琼浆玉液,吃的是灵芝仙果,为小轩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到两年,轩辕便有常人七八岁大小,于是广成子将玉清心法和自己的剑道神通传给了轩辕,白天修习道法,晚上便随广成子学习兵法策略,及农林牧耕之术。
说也奇怪,这轩辕学习武艺道法天赋虽然比起其他人族来说也算杰出,但在洪荒生灵来说也就一般,只有剑道天赋还不错,可是其学习兵法策略和治理人族之术却是天赋卓然,经常能举一反三,可以说青出于蓝,不愧是天定人皇。
时光匆匆,眨眼间十八年时间就过去了,轩辕也已经十八岁了,身高九尺,剑眉星目。这天,广成子将轩辕叫道眼前,他看着面前的弟子,感到这几年的功夫没有白费,十八年了,是轩辕该离开的时候了。
广成子有些不舍地道:“轩辕,十八年了,是你该下山的时候了。”
轩辕一听大惊,跪下道:“老师,是不是我犯了什么错,您不要赶我走。”
广成子道:“起来,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你已经十八岁了,为师当年与你父母有约定,待你十八岁时让你回家与亲人团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