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投靠曹操的经过是这样的。</p>
关羽等到天明,整顿人马,正准备再次冲杀,忽见一人跑马上山,细看是张辽(曹操大将)。他迎上去问:“文远(张辽字文远)是来相斗的吗?”</p>
张辽说:“我是想念老朋友了(虚伪,你懂得),特来跟你见面。”就扔刀下马,与关羽施了礼,坐在山顶上。关羽又问:“你是来劝关某降曹的吧?”</p>
张辽说:“不是。当年你救我一命,我怎能不救你?”</p>
“你来助我?”云长问。</p>
“也不是。玄德不知下落,翼德不明生死。昨夜曹公已取下邳,我特来告诉你。”张辽回答。</p>
“你还是来劝降的。我虽处绝境,却视死如归。你快回去,我这就迎战!”</p>
张辽大笑,说:“你要死了,有三条大罪,惹天下人耻笑。”</p>
关公问:“我有哪三条罪?”“当年你与使君桃园结义时,立誓同生共死。假如你战死,玄德还活着,上哪儿找你?你不负了当年的誓了吗?这是第一条。</p>
第二,使君把家属托付给你,你战死,让二位夫人依赖谁?辜负了使君的重托。</p>
第三,你武艺超群,通晓经史,不思保汉帝、扶社稷,以成匹夫之勇,怎么算是义气?”“你让我怎么办?”“你被四面包围,战则必死。不如降了曹公,打听到刘使君的消息,再去投他。</p>
这样做,一来可保全二位夫人,二来不背桃园之誓,三来可留有用之身。请兄好好想想。”</p>
关公想了半晌,想想有些道理,如果今天死了,以后的大业怎么完成,才说:“我要与曹丞相约法三章,他要允许,我就降,不允,我宁可战死。”“请讲。”“第一,我只降汉帝,不降曹操;</p>
第二,给二位嫂嫂发皇叔的俸禄赡养;</p>
第三,一旦我知皇叔的去向,不管千里万里,我就要走。”</p>
张辽回见曹操,细说三事。对前两条,他爽快地答应了,第三条却犹豫不决。</p>
张辽说:“他忠于刘备,是因为刘备待他恩重如山,若丞相待他恩更重,何愁他不心服?”曹操就答应了。黑社会老大也是喜欢有才的人的。</p>
云长于是就这样投靠了曹操。(其实云长是想找一个机会继续发展下去,办事也不要违背自己的信条所以就有了约法三章的这个借口,保全自己,留得青山。关羽是永远想围绕这个义字展开生活,但现在现实的生存和他的意念不允许,出现了矛盾,关羽想出约法三章,不但让自己继续生存,而且还义气乾坤,二者都不失,统一了矛盾。)</p>
约法三章义乾坤,投敌心己舞平生。</p>
曹操班师回许昌。关公护送嫂嫂坐的车子。</p>
路上,曹操想乱他们的君臣之礼,故意让他三人同住一屋,心里盼着他们好出点什么事,关公就让嫂嫂住屋内,他手持蜡烛,在门外站到天亮。曹操见了,更加敬佩。(其实就是试试云长的人品,狼人还是男人)</p>
回到许昌,曹操给关公拨一处住宅,关公把一宅隔成两院。内门派十个老军把守,自住外宅,每三天在内门外向嫂嫂请安一次。嫂嫂同样貌美如花,但是关羽从来没有过非分之想。</p>
曹操引他见献帝,献帝封他为偏将军。曹操次日设大宴为他庆贺,让众文武以贵宾之礼对待他,赠送他无数绫罗锦缎,又送美女十名,供他早晚享用,他都送给嫂嫂。</p>
从此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见他绿战袍旧了,做了一件新的送他,他却把新的穿在里面,旧的罩在外面,以示不忘刘备。曹操虽在口头上称赞他,心中却不是滋味。</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