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似乎真的没有太监专权的土壤,又或许是时日尚短,黑衣卫到底是没有像李陵预想的那样形成厂卫那样的威势。因为李陵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正经授权黑衣卫有管,满朝上至王公下至生员,都在反对。大概是因为是刘瑾魏忠贤这些人干的太出色了吧,文官集团满洲勋贵都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其作为一个情报机构的渗透能力还是很强的,已经布控全国,尤其是在李陵的授意下,直隶和云贵的黑衣卫发展迅速,最起码看看能用了。粘杆处已经被彻底取代了,一些老旧不堪用的人被裁汰,精干的经过培养划归黑衣卫。
黑旗军的训练也进入了正轨。购置的英式火器已经送到了,黑旗军已经拉到了密云的山里训练,从绿营调了一群操炮好手专门训练。原本李陵打算找几个西洋教官,可是看了看这些人的水平,发现还不如绿营的好炮手呢,便作罢了。这些炮手也是精挑细选的,有能力有志气还没有坏毛病的,李陵生怕用人不当将旧军的习气带给黑旗新军。
黑旗军的训练也挺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将队列训练玩出了花来,小推车推着大鼓前进,军士们踩着咚咚咚的鼓点往前走。还有人负责往人堆里扔炮仗,哪怕是炮仗扔到你的身上噼里啪啦的炸,你也不能躲。而且在行进的路上放了小炸点,砰砰砰的炸。到达指定位置之后,联系射击——预备——装填的三段式排枪,这个过程中还是有鞭炮在炸。
一开始这样的训练,炮仗一扔进去,队伍马上就乱起来了,慢慢的习惯后,基本上可以做到视炮仗于无物了。除了队列、射击训练之外,每天负重越野也是常备项目,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雷打不动的十里地。
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伙食当然得好了,当兵吃粮,如果不算铁杆庄稼的话,黑旗军的待遇大概是最好的,基本上餐餐见肉。当然,精神食粮也不可少,每晚都会有先生教黑旗军读书写字,同时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仅仅是告诉他们每天的伙食是皇帝给他们省下来的都够让这些单纯的汉子痛哭流涕了。
所以高喊着皇上万岁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踏着鼓点前进,眼睛都不带眨的——如果眼睛不干的话。现在的黑旗军已经有了一点精兵的影子,当然,离精锐还差的远,不经过真正血与火的考验,是打造不出一支精锐的。
临近秋天了,正是杀人的好时候,所以李陵在勾选秋决的名单。他始终搞不懂,古代的帝王有时候视人命如草芥,动辄抄家灭门诛九族,攻城略地之时下令屠城的也不在少数,尤其是清朝。但是对犯人却又十分仁慈,要亲自查看判了死刑的名单,有时候还会留下几个先不处决,以显示宽厚。
所以有些手眼通天的犯人会买通皇帝身边的太监,每次皇帝勾决的时候,将自己的名单放在最下面,年年放在最下面,就可以在牢里快活的活到死,运气好的还能碰上大赦天下,出去继续快活。
李陵知道这个典故,所以他决定,秋决名单从底下翻起。当李陵把名单折子一沓子拿起来掉了个个的时候,送奏章的太监脸抽了抽,李陵直勾勾的看着他,约么过了十几秒,那太监终于忍不住了,啪叽一下跪在地上喊着奴才该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