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陵和茹果的干预下,这个国家悄然发生着变化。奇奇怪怪的小玩意,更加明亮的镜子,便宜好用的胰子,还有安全好用的铁炉子,以及很多奇奇怪怪的小玩意,以及很多生产这些小玩意的工坊。
在起源商行开始铺向全国的时候,大量的产业工人开始出现,当然,这个大量是与原有的基础做比较,而放到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最重要的是还有思想上的变化,比如,在改良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刘墉和改制衙门呢的一些年轻人。再比如,某位价值观被玩坏了的皇子。
永涟在读着李陵给的小册子思考自己的课业。
封建国家的本质及王朝周期律产生的原因——什么鬼,大清难道正在走向毁灭?
剥削阶级的形成和消亡——通过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获取社会财富就是剥削阶级,好像自己的老爹就是最大的剥削阶级吧!
浅谈人格的平等与社会地位的不平——我这个皇子和奴隶的儿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说好的天家子孙呢?
大清国与世界——大清国之外,真的有那么广袤吗,大清真的在逐渐落后吗?
封建土地制度下对农民的压迫——我记得皇庄的田地是最多的吧。
永涟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这是一本反书,而这本反书的作者,竟然是他的老爹,世界上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皇帝。
他甚至不敢向老师周程请教这本小册子里的问题,只有跟英子提了只言片语,吓得英子差点以为他中邪了。虽然英子觉得那些话很有道理,但是,从一位皇子口中说出来,真的很吓人!
他的封建主义接班人的价值观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小民耕种,供养皇帝、官员和大大小小的贵人们,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为什么交税是向国家购买隐形社会服务和安全保障?国家怎么是做买卖的呢!
永涟好几次都想把这本小册子烧掉,但是,这是皇帝赐予的啊,君父所赐,就应该好好保存,这时封建主义价值观,但是小册子里说的,人格平等,任何人赠予的东西自己有权利随意处置,所以自己有权力把这本小册子烧掉。永涟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如果,他看到皇帝正在写的新内容,估计,思想会更加颠覆吧。
是的,李陵打算把前世学的知识改良一下,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然后招一批学生,帮助自己实现理想。李陵正在写的内容是:人民战争的方式在封建社会改革中的应用。
这也是后世史学界争议最大的一点,新时代来临之后,很多人当事人故去,一些尘封的资料开始解密,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神秘的“陵号”就是乾隆皇帝本人。
但是,乾隆皇帝最终是如何走向革命道路的,一些说法是源自于乾隆元年的改革,最终产生对社会本质更加清晰的认识。而证据就是一本《论封建社会的改革之路》小册子,其中已经蕴含着相当的进步思想。所以,这一派将乾隆元年称为革命孵化元年。
另一种说法,则是乾隆三年,于洋暴动标志着改革失败,这件事对乾隆皇帝的打击过甚,才导致乾隆彻底放弃对改良方案的幻想。不过事情的真相,在有心人的刻意掩埋下,或许已经弥散在浩如烟海的史册中,只留下一个无尽的猜测和传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