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愣了愣,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在黄观的假条上签字,黄观的那些叔叔伯伯却一个个心情澎湃了。
他们都知道,黄世侄神机妙算,铁口神断,在神棍界中有着无比崇高的江湖地位。
自从周德兴师父退出江湖后,黄世侄就成了一枝独秀,风头一时无两。
相信黄观,能打胜战,更是淮西二十四将坚定不移的至理名言。
看黄世侄这信心满满的样子,像是又要发大招,亲自出马搞来千艘船,解决目前渡江的头号难题。
立功表现的机会来了!
那军中流传的那句经典名言,是怎么说来着?
跟着世侄走,功劳不用愁!
耿再成跟着黄世侄,不久前在南门和元军干了一仗,轻轻松松就捞了一票,功劳仅次于耿炳文。
这厮尝到了甜头,最近和黄观走得很近,表现得比谁都积极。
耿再成拉着黄世侄,激动道:“世侄,你要出门哪?世伯我和你一起去,现在我手下有五千兄弟,负责保护你的安全够不够?”
黄观翻了翻白眼:“……”
耿世伯,你带着这么多人马跟着去彭祖水寨,是谈生意,还是抢劫啊?
周德兴师父感觉自己离开了神棍界,和黄世侄走得远了一些,努力补救着两人的关系,在旁大大咧咧道:“世侄,啥也不说了,算上我的六千人马。”
徐达稳如泰山,沉声道:“世侄,军中无戏言。短短七天,你上哪里去借千艘船?”
耿再成和周德兴呆了呆,都愣住了。
对啊,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算神仙也变不来这么多条船。
世侄,你这回的牛皮吹大了!
黄观目瞪口呆,疑惑地摸着脑门:“借?达叔,我没有要去借啊,你是不是听错了?”
告诉大家,这年头借东西很难的。
按照我们的规矩,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可是自从出了一个诸葛亮,咱们的这个传统美德就丧失殆尽了。
诸葛亮这家伙言而无信,不但借了荆州不还,坑苦了刘表,而且还借了东风不还,忽悠了上帝。
从此以后,规矩就坏了,欠债的都是大爷,搞得大家都不敢轻易往外借东西。
黄观嘿嘿一笑,胸有成竹道:“大家放心吧。我黄观诚信为本,生平不打诳语,说到做到,去偷也好,去抢也好,反正七天之内肯定能弄来千艘船。”
去偷?去抢?
众人满头大汗。
你还真别说,依照黄世侄的德性,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还真有可能干得出来。
郭天叙眼高手低,能力不行,志气却不小,整天想着要带人过江,打到元大都去集资建房。
在旁阴阳怪气道:“黄观,我提醒你一句,船只的事情,涉及咱们渡江大计,你……可敢立军令状?”
黄观郁闷了,抬头瞪着坐在主帅位子上的郭天叙。
靠,你受了窝囊气,也不用对着我发彪啊?
有种……你就去找老朱同志!
李善长一看要坏事,“唉”的一拍脑门,急忙站出来当和事佬:“都元帅,你先别动气,黄世侄还是个孩子,童言无忌……”
那帮叔叔伯伯护着黄观,也一起和稀泥:“对,对,童言无忌。都元帅你也真是的,怎么还和一个孩子认真起来了呢?”
郭天叙气结,气得脸都青了,愤愤一甩衣袖,也不说话。
朱元璋幸灾乐祸,看了郭天叙一眼,转头望着黄观,哭笑不得道:“观儿,都元帅说的对,此事确实关系重大。说说吧,你有什么门路?”
唉,在老朱同志面前,真是一点个人隐私都没有。
黄观叹了口气,得意洋洋笑道:“事情是这样的,巢湖那边有个彭祖水寨,受庐州左君弼和元军两面围困,左右受敌,日子过得很艰难。前几日,他们已经秘密派了人过来找我接洽,表达了愿意归附咱们和州的意向。”
哦,原来如此,又是一宗收购案。
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