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虽然是扼守长江天险的兵家重地,但只是一个长江边上的元军小据点,根本捞不到什么油水。
唯一的作用,就是作为攻打太平路的跳板,当成登陆作战的出发点。
老朱同志也说了:“此次发起采石渡江战役,咱们的首要目标是太平路。什么攻占集庆那些国家大事,等会儿再说,先解决吃饭问题才是正经事。”
对此,黄观深表赞同。
肚皮问题,历来都是很严重的大问题,必须要引起充分重视。
男的瘪着肚子找不到饭吃,饿极了会发疯。
女的大着肚子找不到婆家,那就更要命。
和州三万大军集结在采石矶,就地休整,用一宿的时间,倒了一下时差,平复了晕船反应。
六月初二。
朱元璋下达了进攻命令:“全军出发,拿下前方的采石镇!”
一般攻城计划,都要经过缜密计划,老朱同志一个人拍板,事先明显没有和大家商量。
徐达性子稳重,急忙向朱元璋请示:“元帅,咱们从哪个门主攻?”
我们都有痛打落水狗的优良传统,朱元璋用兵的时候,又擅长集中优势兵力打人海战术。
说白了,就是老朱同志喜欢捏软柿子!
采石矶据点的元军溃败,集体逃向了采石镇。
在老朱同志眼里,这就是一颗一捏即破的软柿子,不打你打谁啊?
朱元璋看着手下饿狼一般的三军将士,大笑道:“咱们三万人马士气高涨,攻城一个小小的采石镇,还要分哪个门主攻吗?一拥而上,都给我往死里打!”
群殴啊,我喜欢!
黄观乐了,在底下听得嘿嘿直笑。
看来后世的李云龙,并不是群狼战术的唯一使用者。
认真起来,老朱同志还可以向李团长,收取几百块大洋的专利使用费。
刚拿到先锋官印的常遇春先生,愕然张了张嘴巴,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神情却有点不太高兴,一脸的失望。
唉,真可惜,群起而攻之,我这第一敢死队长,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常遇春本来还想着带伤上阵,发扬重伤不下火线的风格,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勇猛。
老朱同志一句一拥而上,彻底粉碎了他带头冲锋的伟大梦想。
出发!
目标:采石镇!
朱元璋一声令下,三万大军像是一群饿狼,嗷嗷嚎叫着,向采石镇扑了过去。
采石镇是临江的军事重镇,元军在此驻有重兵把守。
他们的最高指挥官,就是中丞蛮子海牙。
实际上,蛮子海牙是元朝末年少有的名将之一。
据野史传闻,此人还是太师脱脱的徒弟。
脱脱时任元朝宰相,也是元朝最后一个名臣,为政清廉,而且十分能干,还主持修订了宋史。
在他任职期间,推行了很多改革政策,为拯救摇摇欲坠的元朝帝国,尽职尽责,呕心沥血。
他,就是极力支持修黄河的人。
脱脱很倒霉。
不幸中了韩山童和刘福通的奸计,力排众议修黄河,却让民工在河底挖出了一个石人,而且还是独眼龙。
最要命的,石人背上刻着十二个大字:“石人一只河,挑动黄河天下反。”
倒楣的脱脱宰相,一不小心点燃了一个炸药包,由此掀开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序幕。
脱脱为国为民,却好心办了坏事,晚节不保,懊悔得肠子都青了。
据说,弹劾他的奏折,都堆满了元顺帝的办公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