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离采石不远,只有二十多里路,打起来非常方便,老朱同志命令三军将士跑步前进,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太平城下。
黄观激动了。
太平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府治当涂县,辖区大致相当于后世安徽马鞍山及芜湖辖境。
据元朝人口普查的官方数据显示,此时的元大都,常住人口为四十余万。
太平路位于粮食主要产区,治下的人口数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四万。
眼前的太平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上等万户府,也是太平路的省会城市。
打下了太平州,整个太平路都是囊中之物,老朱同志也就打下了起义造反以来,最大的一个行政区域。
朱元璋也很激动,大喝道:“围了,给我围了!”
将士们奔袭二十里,气都不歇一口,马上兵分八处,把八个城门全部堵住。
准备再次使用群狼战术,从八个城门一起进攻,一鼓作气拿下太平城池。
黄观披着一件白色披风,在火器营中来回奔走,气势凛凛,很是骚包:“兄弟们,动作麻利点,赶紧把炮架起来!千万不要给少爷我面子,给我使劲往城墙上轰!”
老朱同志重视火器发展,在和州时,对火器营进行了大规模扩编。
现在的火器营今非昔比,装备了十二门大炮,两百二十多支小炮,人数一千两百人。
黄观作为帐前都尉兼火器营指挥使,手下兵强马壮,胆气十足,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根据可靠情报,镇守太平城的平章叫做完者不花,手下有两个万户……万钧和纳哈出。
元人的名字就是这么别扭,这三个人你也不用特别去记。
因为事实证明,完者不花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朱元璋的部队还未到,他就和万钧一起弃城而逃了。
这个……真不能怪他。
长江南岸的防线,主要建立在天堑长江之上,而负责守卫长江的元军将领蛮子海牙,此刻可能还率领主力部队长江水师,在巢湖里面撒网摸虾。
太平路多年无战事,城里守军只有数千人,勉强能够维持当地治安。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朱元璋,突然带人突破了长江防线,一路烧杀抢掠,打过了大江。
平章完者不花,直接吓傻了。
自知不敌,提前开溜了,估计他在奏折上会这样写:“不是我胆小怕事,而是朱元璋太狡猾,敌众我寡,只能保存实力,暂时退避。”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打不赢就跑,完者不花的逃跑行为,是可以理解。
不过,不可理解的是,他竟然没有把撤退的计划,及时告知另外一个万户纳哈出。
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慌乱之中忘记了,反正被无情抛弃的纳哈出,还在城墙上傻傻地布置着守城任务。
当他听到这个不幸消息的时候,三万和州军已经兵临城下,杀气腾腾地地太平八城门都围住,想逃都逃不掉了。
纳哈出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情况,我是不是……被坑了?
纳哈出愣了半天,终于确定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自己……确实被队友坑了!
纳哈出很气愤,把完者不花和万钧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两个狗东西,跑路也不叫上我,太没有义气了,实在不够仗义!
正在发愣,城下传来了“轰隆”巨响,一声连着一声,炮弹呼啸着落在城墙上。
铁珠四溅,血肉横飞!
纳哈出吓得差点崩溃了:“铁炮!这是铁炮!”
对方人多势众,而且还配备了铁炮这种攻城重武器,远程进行炮火支援。
这仗……不打就输了大半,根本没有办法打!
纳哈出是个聪明人,马上就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能做无谓的抵抗,必须马上打开城门,带人出城投降,争取宽大处理!
李达现在已经是千户,急忙举起手,命令火器营停止开炮。
黄观愣了愣,怒气冲冲大吼道:“小李子,炮火怎么停了?继续开炮,把开花弹都打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