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带着朱英,急急忙忙往城墙那边赶,心里火急火燎,一刻也不敢耽误。
见义兄黄观突然变得这么焦急,朱英感觉莫名其妙,跟着一路往前跑,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义……义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黄观这次跟随朱元璋,参加采石渡江战役,基本上是出工不力。
实在将士们冲得太猛,他想立功表现都找不出手的机会。
就像是老朱同志带的家属,到长江南岸进行了一次免费旅游观光,完全是在混日子。
黄观脚下不停,回头问道:“朱英,今天是什么日子来着……六月初三,还是六月初四?”
朱英跟着老朱同志东奔西跑,日子过得也糊涂,迟疑道:“整天都在打仗,我也记不太清楚,应该……是六月初五吧。”
黄观点点头,稍稍松了口气:“六月初五,还有两天,应该来得及。”
来得及?
什么来得及?
朱英更加糊涂了,小跑着与黄观并肩而行,急道:“哎呀,义兄,你倒是把话说明白了,到底发生什么事?”
黄观看了他一眼,咬牙道:“义兄我神机妙算,已算定六月初七,元军必将切断江面交通。朱英啊,咱们的母亲过不了江,就要被困在和州了。”
啥?
朱英懵了:“……”
黄观清楚地记得,六月初七这一天,蛮子海牙从巢湖脱困而出,第一件事情就是封锁了江面,元军趁机大举反攻,老朱同志困守太平城。
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之后,占领了太平,地盘急剧扩张,江南和江北的根据地,衔接成为一体。
可是别忘了,太平与和州之间,还隔着一条长江天堑。
而此时,马夫人仍然留在和州,将士们的妻子儿女,以及大部队的辎重,也都还在江北那边。
如果此刻有人带兵截断长江,就等于切断了长江两岸的联系,太平就成了一座孤城。
元军将领蛮子海牙,作为元末少有的名将,眼光奇准,绝对不会发现不了这个漏洞。
封锁长江,无疑是在朱元璋致命的软肋上,狠狠地捅上要命的一刀!
老朱同志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有心情搞小资情调,在城墙偏僻的地方,偷偷摸摸地和陌生女子幽会。
其实,搞搞婚外恋而已,在这年头真不算多大的事儿。
老朱同志和马夫人伉俪情深,难得出轨一次,黄观尊重老朱同志的选择。
这个……纯属老朱同志的个人隐私!
朱英和马夫人感情很好,不是亲生胜亲生,一听母亲要被困和州,急得跳了起来:“义兄,咱们赶紧去找义父,把母亲接到太平来!”
这小子急眼了,撒腿就往城墙上跑,黄观大惊失色,急忙伸手拉住了他。
靠,你也不是三岁小孩了,遇事慌慌张张,怎么就学不会义兄我的镇定呢?
真是不知道轻重!
像你这样莽莽撞撞,直接冲上城墙,不撞破别人的好事才怪。
难道……你真想去捉老朱同志的奸?
小子,瞧我的,学着点!
黄观将手拢在嘴边,扯开了嗓门,先冲着城墙上面喊了两嗓子:“义父,你在哪里?义父,你在哪里?”
朱英佩服道:“义兄,你在给义父通风报信?真有你的!”
过了好一会儿,城墙上传来朱元璋的声音:“我在这边,上来吧。”
黄观带着朱英跑上城墙,只见墙角有个女子的身影一闪,却没有瞧清楚长相,也不知道是谁。
其实,让老朱同志出轨的这个女子,只在《皇明纪事录》中出现过一次。
主流历史学家老黄同志,研究了一辈子的明史,最后也没有弄清楚这个女子是谁。
朱元璋凛立墙头,负手遥望远方,脸不红,心不跳,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黄观顿时心生仰慕,忍不住想对老朱同志挑个大拇指。
行啊,老朱同志,在外面偷吃还这么镇定自如,一点犯错的觉悟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