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埜先此次来攻打太平,曾在元行台御史大夫福寿面前,立下了军令状,攻城的决心很大。
东门攻不下来,他开始绕着太平城转圈,圆满完成了转圈任务之后,在北门前方停了下来。
很遗憾,元军这回没有找到太平城的防守漏洞!
黄观很有诚意地写了封信,命人用箭传递给城下的陈埜先:“陈先生,太平固若金汤,粮草充足,你是打不下来的,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识相的赶紧投降吧。”
啥?
要我投降?
陈埜先目瞪口呆,气得鼻子都歪了。
横行天下这么久,只听过围城的人劝守城的人投降,你怎么把话反过来说也可以?
陈埜先气急败坏,问手下的谋士:“这个黄观是谁?”
谋士的情报工作做得到位,马上回答道:“黄观此人,据说是朱元璋家的养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向以彪悍无理闻名,在滁州之时就是城内一霸,无人敢惹……”
哦,明白了,一个仗势欺人的公子哥而已。
陈埜先很明显没有把黄观放在眼里,没有文化还装斯文,很有礼貌地回了信:“今天已晚,休息一宿,明天跟你小子算帐!”
黄观看着回信,咧开嘴乐了。
这家伙死到临头还嘴硬,挺嚣张啊,看你还能蹦哒多久。
行,少爷我等着你,用大炮小炮欢迎你的到来!
陈埜先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说是约期再战,其实是在实地勘查太平城防之后,才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北门。
太平城有朱元璋坐镇,防守得像铁桶似的,连个下嘴的地方都没有,反正攻打哪个门都一样。
主要是……黄观那小子太气人了!
不给他点颜色瞧瞧,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公子哥,就不知道我陈埜先是不好惹的。
陈埜先听说过,原太平平章完者不花,就在北门吃了大亏,一败涂地。
但是,陈埜先的逆向思维确实很强悍,他坚持认为,防守最强的地方,就是最薄弱的地方。
只要能冲过城上守兵的火力封锁区域,就能轻松突破北门防线。
至于死几百个人,那都不叫个事,我陈埜先有四万多的队伍,还怕损失不起这点人马?
于是……
陈埜先一声令下,元军集中了三万人,展开了对北门的新一轮攻击!
北门,是朱元璋分配给黄观和郭英的防区,一个远攻,一个近守,配合得天衣无缝。
元军既然还敢来,那就没得说,一个字:打。
北门这一战打得很辛苦。
陈埜先把个人恩怨加在了战事之中,站在护城河边亲自督战,命令亲兵连砍数十个被火力压制下来的元军。
事实证明,陈埜先的战略思想没有错误,北门的城墙很长,黄观的火器营再强大,也根本不可能进行全面火力封锁。
三万元军一哄而上,十二门铁炮,一百二十多支小炮,打得炮管发红都忙不过来。
元军死伤惨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终于占领了护城河,开始攻击城墙。
陈埜先拼命了,催促元军敢死队往前冲,并且还使用了一种巨型攻城器械……吕公车!
这玩意儿结构复杂,竖起来比城墙还高,元军大喜过望,抓住长枪兵的长矛,就从吕公车往城墙上跳。
郭英大怒,一边命令长枪兵干掉登城的元军,一边让士兵把长矛烧红了,再往吕公车上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