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的两只前腿能够“调制”成功,让张良拥有了很宝贵的经验,等李林楷按照张良的要求再次找来许多的蚂蚁后,张良的试验又开始了。
张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经过反反复复的验证后,终于绘制出了小蚂蚁前腿各细胞的“调制”图纸。上面详细绘制出前腿各部分细胞的变化比例、,以及各地方的“调制”顺序。
参考这个图纸,张良对小蚂蚁前腿“调制”的成功率高达七成。
有了这些做基础,张良接下来对小蚂蚁的中间两腿和后面两腿的“调制”没费太大的力气就成功了,只是,看着试验台上这个怪异的蚂蚁,张良唯有苦笑。
小蚂蚁的身体没变,可在身体下面,伸出来六只与蚂蚁身体大小相仿的腿,怎么看都是有着大大的违和感,一点也不协调。
小蚂蚁爬行起来…好吧,根本就没办法爬行,即便是张良已经尽量让六条腿与身体的连接处相对很“细”了,可仍然把小蚂蚁的身体下面占据的满满的,稍微活动量大一些,就有撕裂小蚂蚁身体的危险。
这些都不重要,不管此刻的小蚂蚁能否爬行,至少六条腿已经“调制”成功了,并且张良还拥有了图纸,放大或缩小只要按图“调制”即可。
接下来的试验是对小蚂蚁躯体主干的“调制”,绘制出身体的图纸,这对张良来说是无比困难的,他试验了无数遍,爆掉了无数个小蚂蚁。
相比较于六条腿,小蚂蚁的躯干的“调制”真的是无比困难,即便是外壳表皮没问题了,可你一个不留神,内脏没掌握好增加的比例,小蚂蚁马上就“死翘翘”了,这是一道很难攻克的难关。
为此,李林楷李大主任几乎成了搜集蚂蚁专业户了,每隔几天就要出去一次,目的就是逮蚂蚁。城市中虽然也有蚂蚁,但毕竟还是少数,李主任为了逮到更多的蚂蚁,每次都是开车到郊区或乡下,手段尽出,就为了收集满那一罐蚂蚁。
在李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牺牲了无数的蚂蚁后,张良的试验总算有了进展,他终于“调制”出了一个放大版的蚂蚁!
这真是一个放大版的蚂蚁,咋一看上去,像只大龙虾,虽然没有大龙虾的大钳子,却有六条粗壮的大腿,浑身散发着黑黝黝的精光。
张良激动不已,他已经试着控制过了,活动自如,比例协调,似乎没有明显的缺陷。
接下来就是对这只放大版的蚂蚁进行力量测验了,先称量了一下这只放大版的蚂蚁,三百四十克,差不多七两重。有了以前对小蚂蚁力量测验的经验,张良实在是懒得一点点重量叠加了,正好有个大笼子,里面关着一头李林楷弄来的公狮子,估计加上铁笼子怎么着也有个三四百斤重。
张良看了看铁笼子以及里面高大威猛的雄狮,又看了看这只不到七两重的蚂蚁,犹豫了起来,这相差的也太大了些,难道直接让蚂蚁分身试试这个?感觉太不靠谱吧?
管他呢,反正是试一试。
在铁笼子下面,放大版的蚂蚁直接就可以忽略,里头的那只雄狮仅仅瞥了一眼,就闭上眼睛,对这样的小不点估计是引不起它的丝毫兴趣。
张良控制着蚂蚁分身,用两支前爪搭在铁笼子的铁柱子底座上,由于爪子太小,还没有铁柱子粗,要不是前肢上还有刺爪,根本就无法抓住铁柱子。
这算是螳臂当车吗?怎么看怎么滑稽。
张良自己心里也觉得有些搞笑,比例相差太悬殊了,就试一下吧,不行拉倒。
两支前爪一用劲,张良还没感觉到费劲,就看到笼子里的狮子一激灵,猛的站了起来,头上与身上的毛发根根竖起,两只大眼睛到处乱看,似乎在寻找威胁来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