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完成签约,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试水推了。这段时间恳请书友们推荐票的支持!喜欢这本书就请继续支持锐平!)
文诗书用力地揉了揉太阳穴,头痛的感觉却没有得到丝毫缓解。他的心情如同窗外的天气,阴郁得能挤出水来。
十户一甲,十甲一保,五保一里。他这个保长管理着二千人,已经接近四百户了。可是县治内一般不设里长,自己也只能担着保长的职位,干着里长的差事。
这一片人家文、杨两户人口最多。二百年前烧香教利用天灾挑起战乱,整个中原地区一片混战,民不聊生。周围的匈卑国、昆山国借机入侵,掳掠人口。他们的主先被迫从家乡逃难,以躲避匈卑国骑兵,来到了这里。
直到武帝临危受命,以一个无权无势的散漫王爷身份统领天下兵马,历经二十年血战,才重归太平。
天下太平后,族人喜爱这里有青葱岭庇护,不会有蛮人骑兵由此入侵,就定居下来。之后虽然没能大富大贵,也勉强站住了脚跟。
杨家死了一对青年男女,是近几年来坊里仅有的大案,几个杨家的长辈刚刚从他这里离开,流露出明显的不满之意。
尤其是杨威,这个人当年没能当上保长后一直心怀不满,走的时候小声嘀咕说:“不就是一个酸秀才吗?文不文,武不武,何德何能啊!”
这案子不能再拖,必须要有个交代了。门一开,一股凉风吹了进来,看着冒冒失失闯进来的儿子,心头火起,再也按捺不住。真是人比人得死啊,自己怎么就生不出来个和之前在殓房见到的小李捕头一样的儿子呢?尤其是那一双眼睛,似乎能看透人心。
文达顾不得被训斥,急匆匆地说道:“爹,有十几个捕快朝我们这里跑过来了,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兵刃,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看清楚了只有十几个人吗?从哪个方向过来的?”文诗生紧张得心砰砰跳。
每次遇到大事他都会紧张,为了克服这个毛病,还特意托人从府城里买了一张“每逢大事有静气”的字幅,郑重其事的挂在卧室中,早晚观看。可惜事到临头仍会控制不住自己。
有时候他真是不理解为什么何先生当年就选了自己做保长,甚至不惜得罪杨威等人。
文达小声说:“只是十几个人,从小树林那边过来,一个个急匆匆的。是不是在那里发现了什么?不然也用不着跑过来啊!”
文世生耐着性子对儿子说:“十几个人能顶什么用?又能干什么?这是避雨来了。你去通知何先生暂时不要露面,再去告诉杨威、文进召集当值的护卫队做好准备,也不得不防啊。”
安排好一切,又从柜子里拿了二十两银子,走出了家门。
十几个人从小树林来到了街坊口的牌坊下,短短的几里路分成了三段,李恒、赵海、卫华生在前,冯大庆几个人在中,剩下的人气喘吁吁的落在了最后。
赵海不解的问:“李捕头,你这轻功什么时候进步的?怎么这么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