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最先反应过来,立刻收手,其实朱浩早就向她使过眼色了,方才也并非真想杀了冯平云。
借着这声力喝,韩秀才寻到停手的理由,如果早停手,一旦被冯平升发现了猫腻,更会有恃无恐,所以刚才如果没有这一声,估计冯平云的小命真的没了。
众人都不再关注韩秀这边,齐刷刷地寻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浩浩荡荡地来了一群人。
为首有两人,均是大腹便便,但是一高一矮十分显眼,两人走起路来,都晃晃荡荡的,尤其以脸上的肉最为明显。
两人身后跟着一群身着官服的人,官服的人群之后,乃是一群单手提刀的衙役们,整个队伍少说也有二十多人,来路两边都是房子,过道偏小,显得人群浩浩荡荡的。
方才喊话的,乃是个子较矮的胖子,此刻单手提着衣服裙摆,快步小跑着,两分钟就到了跟前。
刚一停下,就听见他粗重的喘气声,接着就见他伸出右手食指,对着韩秀怒吼道:“你好大的胆子,见到本官竟然不跪!还有你,竟然敢劫持本官儿子,我看你是嫌命长了!”
韩秀对于矮个的话,一点无动于衷,直到那个高个胖子来到跟前,韩秀才露出诧异的表情,因为来人不是别人,乃是他的父亲——韩民生!
来到跟前的韩民生,也看到了眼前劫持县令公子的,竟然是自己的闺女,顿时愣住,不知道如何是好!
想了半天,韩民生还是硬着头皮,走了出来,对着冯县令拱手作揖,低声下气地说道:“贤弟啊,愚兄教女无方啊,幸好咱们来得及时,不然恐酿成大错啊!”
“令爱?在哪里?难不成眼前的女豪杰就是令爱!”矮个胖子满脸惊诧地说道。
“正是,只是不知为何闹到如此地步!待我问清楚以后,再来细细探讨。”说完韩民生立刻转身走近韩秀,和声细语地说道:“秀儿,有话好说,咱们先把人放了!”
……………………………………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赵玮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眘。六月,赵构御笔,赐赵昚的字为元永,以“倦勤”而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赵昚,是为宋孝宗。赵构自称太上皇帝。从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太祖赵匡胤一系。[6]据传,赵构早有禅位之意,曾经告诉过赵昚,赵昚流着泪坚决一再推辞,适逢边事爆发没有结果。[7]同年七月,赵昚在即位后的第二个月,颁布手谕,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的大计。并且接受史浩的建议,下诏为名将岳飞冤狱平反,追复其原官,赦还岳飞被流放的家属。除此之外,赵昚还逐渐开始为被贬谪和罢免的主战派大臣平反复官。他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8]
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赵昚任命张浚为北伐主帅,展开隆兴北伐。宋军于一月之内恢复灵壁、虹县和宿州等地,威慑中原。后在金军优势兵力的反攻下,宋军主将不和,军心涣散,撤兵符离时遭到金兵的追截,损失惨重,只好再次与金国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又名“乾道之盟”。和议主要规定:宋朝皇帝对金朝皇帝改称臣为称侄;改“岁贡”称“岁币”,并将“绍兴和议”商议的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南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东)、海(今江苏连云港)、泗(今江苏盱眙北)四州外,再割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予金国。[9]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隆兴北伐失败后,赵昚在内外政策上都转向平稳,南宋朝廷又陶醉在了“中外无事”、偏安一隅的升平景象之中。[9]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乾淳之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