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之战结束两天以后,正午时分,燕京城上的守军在大太阳底下站岗,汗水都湿透了军服。
这时,忽见一人于官道上骑马跑来。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
大喝:“八百里加急!兵部令牌,阻者死,逆者亡!”
守城将领见其出示的果真是兵部令牌,赶紧放行让人进去。
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此时,官道凝云,晴空赫然!
骑者进城后直奔兵部衙门而去,并一路喊话:“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甘肃捷报!大同游击将军杨延辉,贾环率并州营三万骑兵大破瓦剌,土默特部,擒获俘虏八万,敌酋两名。
陕西参将孙传庭收复失地,救回十万被掳百姓,现已将敌酋押送回京,我朝大获全胜!”
路边的百姓听到八百里加急这几个字就赶紧退让两边,生怕挡到了这骑者的路,等其过后,纷纷议论不休:“什么?甘肃捷报!”
“好像是的!”
有知道多一点的好事者说道:“什么好像,明明就是!没听到那位军爷说大同游击将军杨延辉、贾环大破瓦剌,俘虏了八万多人马,还擒获了两名敌酋吗?肯定就是那瓦剌和土默特人的酋长。”
“那如此说来,倒真是大喜啊!”
自古以来,我朝子民就素来喜欢看热闹,吹牛逼,更何况是这么大的好消息,燕京城的百姓们告见人就说,迅速将这个消息扩散而去。
那名骑者将消息送到了兵部以后,兵部当值主官左侍郎于修顿时大喜。
接过捷报一看,果真是大获全胜,立即派人去尚书方仲彬家中通知他,让他赶紧往皇城去,一起向皇帝报喜。
方仲彬得知消息以后,脸上红光满面,慌忙让人给他穿上衣裳,准备马匹。
这次他也立大功了,要知道杨延辉和贾环都是他向皇帝举荐的,能不高兴吗!
他的夫人方氏见他如此慌里慌张的,但又红光满面似乎不像是坏事,因此问道:“什么消息啊?令老爷激动至此,怎么还亲自骑马呢?”
方仲彬笑道:“这可由不得我不激动啊,老爷我这次可立大功了,嘿!真没想到这俩小子真他娘的能打,让人好生欢喜。”
方氏越听越糊涂了,还欲询问些什么,可方仲彬穿戴好衣裳后就往外窜:“等我回来再告诉你,给老爷我备好几壶好酒,我回来要喝。”
“唉!这真是.....”
方仲彬一路骑马赶到了皇城外面,于修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上来拉着他就往里赶:“方大人怎么现在才到,我可是问了等你耽误了好久。”
于修还算厚道,没扔下方仲彬,独自进去给皇帝报喜。
“我一听收到消息就赶紧赶过来了,实在是太远,多说无益,咱们现在赶紧进去给陛下报喜!路上再说说到底什么个情况。”
正午时分,平日里皇帝都在御书房中睡觉,不过近日来灾祸不断,他也无心安睡。
只是闭着眼睛躺着,心里在想国家大事。
戴权从屋外走来,轻声细语道:“陛下,兵部方大人和于大人求见。”
天承帝双眼一睁:“嗯?他俩现在来做什么?莫非是大同和甘肃那边传来消息了?”
立马坐起身道:“快让他们进来。”
“是!”
得到宣见后,方仲彬和于修快步走了进来,因为步子太快还导致方仲彬踩到了自己的衣服,摔了一跤狗吃屎。
于修赶紧把他扶了起来,索性并无大碍。
见其如此,天承帝更坐不住了,起身问道:“方爱卿何以如此慌张?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两人施朝天承帝施了一礼,于修从怀里拿出那份捷报,双手奉上:“禀报陛下,甘肃八百里加急捷报。
两日前晚上,我军发动突袭,大同游击将军杨延辉,贾环率并州营三万骑兵大破瓦剌,土默特部,擒获俘虏八万,敌酋两名。
陕西参将孙传庭收复失地,救回十万被掳百姓,现已将敌酋押送回京,河西之战,我朝大获全胜!”
“啊!什么!”
天承帝赶紧接过捷报,迅速浏览了一遍。
方仲彬和于修看着天承帝脸上逐渐变态的笑容,心里极度高兴。
“哈哈!哈哈!好!以三万骑兵大破瓦剌,土默特十万控弦之士,杨贾二位将军真乃名将!
如此一来,我朝又免去一大患!只要再等大同那边的敌军退去,朕就不会再整日心神不宁了!
得此良将,国之大幸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