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之际,罗彼得猛然再次打开机甲背部的电火箭喷射器,在没法改变机甲斜冲跳跃的情况下,在百分之一秒不到的时间内陡然朝着空中猛蹿!
罗彼得原本跳跃的高度再次硬生生上冲了2米多,加上原本跳起的4米多高度,此刻达到了6米有余。
所幸对方的工程机甲个头太大,功能比较单一,尤其是没有升空能力,此时以车辆型态全力俯冲,个体高度也只有6米多,堪堪擦过罗彼得顺势收缩的机甲脚底,挂掉了一段脚底轴承,轰然撞在钟楼底部,把坚固的墙体都撞出了一个大洞,直接冲进了钟楼大厅。
钟楼天花板上好一阵掉落混凝土块与混杂的沙石。
罗彼得耳间响起一串机甲电脑生硬的警报,提示他机甲发动机再次负载,只要再出现两次类似过热负载情况,这台L-19-2型机甲发动机就可能直接报废。事实上,这串警报声对此时的罗彼得来说,不是什么正面的提醒,反而是一种干扰,毕竟“警报声”或者说警报提醒本身,其实是通过人-机联结神经系统直接映射在大脑意识层面的。
顾不得关闭人-机警报联结系统,来不及查看发动机负载损伤情况,更没法考虑脚下那台已经冲进钟楼墙壁大半的工程机甲现状,罗彼得只是操纵左臂抓住钟楼外壁,加上临时升空喷射的力量,连攀带飞的就朝30米高的顶部攀爬。
机甲电脑同时提示,本机甲电火箭剩余能量仅够3次瞬时升空操作。尽管如此,罗彼得也不敢在这样千钧一发之际关闭升空喷射口,只想尽快冲上钟楼顶部,消灭上面的暴徒。
脚下那台工程机甲撞穿墙壁之后,本身并未受多大损失,正在驾驶员操作下急速倒车。显然,倒出墙壁之后,这台民用工程机甲下一个动作就是变型,变成站立形态,以其10米高度,再加上可以延伸出工程塔吊,轻而易举就可以把罗彼得拉下去。
24米,19米,13米,8米……
四个纵跃攀升之间,罗彼得已经距离钟楼顶部的小阁楼仅剩5米了。只需要最后一个纵跃,他就可以一跃而上,蹦入阁楼,将那5名躲在其中的骚乱分子横扫成几团肉饼。
躲在阁楼中的骚乱分子当然也不会束手待毙,在这眨眼之间已经扔下了3枚手榴弹,同时对着罗彼得就是一阵疯狂射击。
手榴弹都被罗彼得灵活的操控巧妙的闪避开了,自上而下倾泻而来的高斯步枪弹则没有闪躲。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大多数高斯步枪弹都射在了机甲头部,以及罗彼得勉强操纵挡在上方的机甲残损右臂上。
手持式高斯步枪弹的狠狠的撞在机甲光滑如镜的防护装甲表面,撞击声与金属振动都一丝不少的经由机甲表面的神经传感器,传入罗彼得的耳膜与肌肉之中。除非长年累月经受此种撞击声与振动感应训练,普通人很难在这种状态下保持镇定,大脑通常都会在机甲遭到重击瞬间失去对神经系统的精确控制。若非前两年在星际空间的反复训练,仅仅这一阵射击,普通人就会对机甲操作失去控制了,自然也不可能再冲得上钟楼顶部阁楼,只会掉下去遭到工程机甲的碾压。
即使以机甲2厘米厚的双层铝碳复合装甲,5.56毫米的手持式高斯步枪弹连续射击在表面,也让机甲表面好几处被射穿,枪弹高速旋转着嵌入机甲金属骨骼内部,不仅让该处的神经传感器失灵,再多几枚射入甚至可以让该处直接洞穿,大幅度降低机甲动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