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内,御膳主厨的回答让郑玉珩很不解,但郑玉珩并没有想用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这位御膳主厨的想法,古板、传承,这是御膳主厨选择的道路,并且活的很好。当然如果御膳主厨能因为这次郑玉珩带来的馒头而改变就更好了。
馒头的前期准备很顺利,面粉也有了,酵母也有了。
“和一团软硬适中的面团出来。”在御膳房,郑玉珩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自己动手,而是吩咐了一位御厨道。
御厨的手艺很好,很快就按照郑玉珩的要求和出来一块面团。
“把这块变大的面团揉到新的面团里面。”变大的面团就有酵母的作用,其实这些东西御厨们已经发现了,只是他们不会在往下面继续探索,而郑玉珩就是展示出探索之后的成果。
带有酵母效果的面团被揉到新面团当中,郑玉珩找了一个盆,把面团放进去,再找一个大小适中的盖子扣到盆上,盆上在盖上一层保温的布,最后把盆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等待面发起来就可以了。
正常用酵母粉发的面,大概半个时辰就可以发好,面团的发酵效果就要差上一些,加上郑玉珩为了保证面能发好,一个时辰之后,才把盆拿出来。
揭开盆盖,里面原本只占小半盆的面团,已经膨胀到占据大半个盆了。
“多出来如此之多?莫不是麦粉还会生孩子不成?看起来多了一倍不止,若是麦粉都用这样的做法,麦的产量岂不是相当于增加一倍。”秦始皇看到发面,这个没有办法用秦始皇认知解释的新鲜事物,惊讶的说道。粮食始终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是每一位皇帝都会看重的,更别提秦始皇这个好战皇帝了。
“叫麦粉不适合,叫面粉跟好。面粉不会生孩子,只是通过一些反应膨胀了起来,并不能做到增加一倍产量的效果,顶多是抵饿了一些。”郑玉珩简单解释了一下,往深了解释郑玉珩也解释不了。
摁了一下发出来的面,感觉发好了,只是这团发好的面让郑玉珩闻到一股酸味,这也让郑玉珩想起来自己好像落了一步忘了说了,那就是在揉面的时候忘记加碱了,现代的酵母都是带碱的,可现在郑玉珩用的酵母是老面代替的酵母,虽然有发酵的作用,却没有碱,如果不在最开始和面的时候加碱的话,做出来的面食会带有一股酸味。
事到如今,现加碱肯定是不赶趟了,只好解释一句:“这团发出来的面会带有一股酸味,而这股酸味只需要在先期和面的时候加上一点碱中和一下就可以去掉。”
“需要小人在重新揉一团面出来吗?”御膳房的主厨问道。
“不需要,你认为百姓做馒头会放碱吗?”郑玉珩反问道。
“应该不会吧。”碱并不是什么泛滥之物,日后若是馒头的做法传开,碱的价格自然会跟着提升,普通百姓平日里应该是用不起的,御膳房主厨略加思索回答道。
“既然不会,那带着酸味的面就会是以后普通百姓吃的面,怎么普通百姓吃得!你们吃不得?还是始皇帝吃不得?”郑玉珩厉声质问道。
“吃得,吃得。”被郑玉珩这样一问,当时御膳房主厨就跪下了。
“始皇帝应该也吃得吧。”短短几句话,郑玉珩就把自己的失误变成了对秦始皇的考验,郑玉珩自己都佩服自己的急智。
“自然。”话都让郑玉珩说到这个份上了,秦始皇也没办法说自己吃点更好的。
“把发好的面团反复揉,揉到面团表面光滑内无气孔,最后弄成大小适中的小面团,放到潮湿的屉布上蒸,大火蒸一刻钟即可。”郑玉珩一口气把剩下的步骤都吩咐了下去。
郑玉珩说完,御厨们连忙动了起来,按照郑玉珩的吩咐开始各司其职的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