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包、菜包、带甜味的发面饼,这就是郑玉珩给这帮孩子六一的礼物了。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身为主角的孩子们跟着揉面、学着包包子,一天下来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客栈内从早到晚都充满着孩子们悦耳的笑声。
笑声是会感染人的,在孩子们的笑声下,郑玉珩这帮大人仿佛可多了些许的童趣,烦恼也在这一天都忘记了。
囡囡这个小吃货在肉包端上来的时候,第一时间上手抓了一个,一口下去,肉香扑面而来,只是囡囡咬的急了,一股汁水喷了出来,远远的喷到对面坐着的孟孟脸上,可两个孩子只是相视一笑,各自啃起了手中的肉包子。
“小时候真好啊,好快乐。”扶苏尝了几口肉包,这种新颖的食物很香,若是平时扶苏定然先吃饱再说,可今天的扶苏除了脸上的笑意仿佛还多了些长大的感慨。
“你现在也不大呀。”郑玉珩坐在扶苏旁边,开口笑道。
“对兄长来说不大,可对这帮孩子来说也算大人。扶苏小的时候也曾如此开心快乐,可现在除了怀念一下小时候之外,好像在没感受到这种快乐了。”郑玉珩对于扶苏来说相当于敬佩的先生,加上郑玉珩的地位,有心不好同他人说的话,扶苏却可以同郑玉珩倾述。
“因为你已经度过了那个快乐的阶段,到了一个思考、努力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在你成熟之后来看,也会是一段不弱于小时候的回忆,人生就是回忆的过程,但千万不要陷入回忆。”扶苏的这个问题郑玉珩没有回避,而是说出了一点自己的感悟。
扶苏的问题跟郑玉珩当初很像,郑玉珩小时候过春节的时候,大晚上在电视前面等小品看,一挂二千响的爆竹舍不得一气都点了,拆开放到裤兜里面,一个一个放,可等郑玉珩大了,郑玉珩就不爱看春晚了,也不爱放爆竹了,郑玉珩反而喜欢回忆小时候放爆竹的快乐,却懒得自己动手再去放一次。
步入社会后,如果不是中彩票的好运,郑玉珩估计自己还在为了房子的首付打拼,在大城市的人海里浮沉,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郑玉珩的好运。平凡的、非酋的,则需要去努力,而不是陷入美好的幻想无所事事。
郑玉珩也不知道扶苏的感慨怎么引起了自己的感慨,摇摇头把脑子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问扶苏道:“你能想象到你肤浅秦始皇的快乐吗?”
“我想象不到。”扶苏略微思考,回答道。
“对,你爸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我的快乐你也想象不到。那就不要去想象快乐。”郑玉珩笑了笑,完全没有占扶苏便宜的意思。
“听兄长一席话,受教良多。”扶苏是个聪明的孩子,尽管郑玉珩说的自己都弄不明白,但扶苏可以从中悟道些许道理。
就好比一个作者看自己的文章做阅读理解得了四十五分,可一个小学生做阅读理解却得了九十分一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