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是如此,简玉珩仍不紧不慢,继续调动兵马,甚至不惜将先前驻扎在后方空地上的士兵也调动起来,以补充先前的损伤。
按照简玉珩此刻的状态,大成国八十几万大军只要冲杀过来,便能一举击溃东胡军队。
可师父却因着沙场经验丰富,犹豫了。
在他心里,简玉珩虽说处处露怯,摆明了一副胡闹稚子的模样,可一想到他是简家后人,先前又敢同自己发起挑战,那便定是还有两把刷子。看他到此时都如此淡定,极有可能是诱敌深入之计。
兵者,诡道也。
师父自忖自己征战功夫了得,心知这样的战机绝不能因着一时的怀疑而错过,于是大手一挥,阵列齐动,全军有序整线推进。
简玉珩视若无睹,依旧不紧不慢地调动兵马。
师父找准时机,小旗变幻之间,转眼已杀至东胡大军之中。
就在众人都以为师父准备大开杀戒之时,师父却似乎不甘心简玉珩一招不发,便将他置于死地那般,仍只是小撮的兵试探。
于是几个回合下来,师父已然冲杀七八次有余,每次都只斩杀敌军三两万。虽说东胡军前前后后已被大成军杀掉三十万余,可奈何东胡人数众多,三十万余,对简玉珩的整体布阵,却是无甚影响。
简玉珩这边终于将军队集结完毕,队形紧缩,像是铜墙铁壁般,待师父再发起冲击时,却发现已然占不到什么便宜了。
于是师父皱眉,思索快速破解之法。可哪成想,就在师父停滞的这一刹那,简玉珩竟挥动令旗,发起了反击!
近百万东胡大军仗着人数之众地形之便,扇形散开,将大成主力围在河水之畔,青山脚下。
“坏了!你这坏小子!”师父大叫一声,想要抽回部队,却发现外围已然被东胡骑兵箍死。
东胡人训练有素,极善骑射。大成国中,也只有精锐军才能和他们在骑射上拼上一拼。不过,单论武学招数的话,东胡人虽然天生体格强大,但还远远比不上武学门派庞杂的大成士兵。
是以简玉珩用兵,用步兵作饵,为骑兵掩护,最终请君入瓮。
师父这时后悔不迭,若不是全因着自己多疑,不断派兵试探,给了简玉珩太多的时间布阵,以至于贻误了己方最佳战机。
幸好师父沙场经验丰富,便是陷入困境,也丝毫不乱,只凝神一眼,便看出对方破绽,集结兵力,全力突围。
简玉珩却仍旧稳扎稳打,也不急着去追,对师父的变化视若无睹,只有序调动外围兵马,将圈子慢慢缩小。
此举给了师父充足的时间逃脱,可就在他将要突破重围之时,却因担心简玉珩留有后招,竟勘勘调转方向,向着另一方兵马众多之处冲去!
如此一来,简玉珩几乎便不费什么力气,将师父的先遣部队尽数吃掉。
连季夫晏都忍不住道:“外祖,您怎的又回来自投罗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