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我妈拎着洗好的米菜回来了,她娇小的身材,面色红润,虽然年纪大了,脚步依然很轻盈,筋骨非常好。她日夜劳作,非常的辛苦,却很乐观,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笑。我曾写了一篇散文《母亲》,投稿后,虽然没有报刊发表,我却一直珍藏在文档里,将来自己也可以出散文集。
《母亲》
“往事如烟涌上头,平生最爱母慈柔。田间默默青春舞,岁月悠悠白发愁。陌上耕耘归夕照,灯前缝补伴寒秋。新年牵手知恩重,未语声咽泪己流。”一想到母亲,我的心就难以平静,我们家住在北山区的丘陵地带,生活比较艰苦。小时候家里种了二十多亩地,空下来父亲还要上山釆药草补贴家用,为的是供我们读书。
1983年我刚刚上小学三年级,一天放学回家,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饭都吃不下,早早休息。半夜上吐下泄,不醒人事。父亲刚巧不在家,母亲着急万分,当机立断,送我到乡村卫生院。
我记得很清楚,母亲驮着我,三步并作二步急急地往前赶。那时候没有手电筒,而且是土路,借着月光,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终于把我背到了卫生院。
卫生院在村委的前面,门前一片刚竹林,一年四季青翠。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到卫生院门口,两间简陋的瓦房,分成医生办公室、药房和医疗室几小间。再向里面有一座院子,对面有一间小屋,这是医生吃住的地方。有一扇窗和一个后门,母亲把我放下,重新抱在怀里,去敲后门。一边敲一边叫着:“医生!医生!”医生显然睡着了,被母亲的敲门声惊醒,立刻亮起灯,穿上衣服,打开门把我们让进屋。仔细为我检查,确诊为痢疾。他和蔼地叫母亲把我放到病床上,帮我吊了二瓶盐水,我才渐渐缓过神来。母亲始终守在旁边,医生说明天再过来吊二瓶盐水就没事了,她这才放心。许久盐水吊好了,她又立刻驮起我往回赶,到家已经三四点钟了。每天清晨母亲都要起来烧猪食,所以她一夜都没睡。
上初中时。我家离学校四五里路,都是土路,我住在学校里。一天正在学校上课,母亲突然赶了过来,她穿着一双解放鞋,上面粘满了泥,衣服很破旧,不过精神很好,面色红润,手里拎着一只塑料袋。不知怎么找到我的班级,伸头在窗口张望。我一下子认了出来,刚好下课,立刻跑了出来。看着母亲有几份惊喜,有几份难过,拉着她往外走,低声说道:“妈,您怎么来了?”母亲看着我,从上打量到下说:“给你送鸡蛋来了!知道吗?今天是你的生日!”她眼里放着光。“哦!”我感到很开心,同时又觉得很害羞,说道:“妈!不要送来,我长大了,不用过生日了,同学看到会笑话的。”母亲笑着说:“要的,帮你发发、长长劲......”说着她把鸡蛋给我,手里还有一瓶装着用猪油炒过的腌菜。那时候条件都很低,一个星期能吃到点油腥已经很不错了,我特喜欢猪油炒的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