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就是我们一起苦中作乐,乐中无苦的日子。
假如你问我,在农村,最难忘的一个场景,是什么时候?
我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我曾经最乖的一次,爷爷奶奶去地里还没有回来。
我一个人,派上我家的平房,上去把当天晒的谷子收了。
那时候,我记得,虚空明晃晃的落日余晖,撒在我的手上,我一个人用口袋,一个人自己端谷子,倒进去,仿佛太阳与我同在。
那是属于,一个农村孩子对太阳的依赖,对自己突然独立的承认,对终于理解,每一次爷爷奶奶自己收谷子的时候的辛苦。
还有我家的牛,马,是让我最怀念的。
纵使写下几万字,只怕都形容不出,那曾经和它们一起的故事。
难过的是,去城里读书,没想到成为了最后的告别。
我们去城里读书,还是得益于大姐在城里。
有亲戚在这个城市的感觉,就仿佛,你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在这个城市。
去城里,我和二哥,大姐三人,挤在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里。
两张床,还有一堆煮饭吃的家具,然而并没有让我觉得拥挤,反而非常充实。
我们属于乡下人。
进入一个陌生的小学。
自然需要考试了。
这一次考试,让我明白,自己并不差,为这种天生的自信庆幸。
入学考试,一堆人在考,似乎也是和我们一样来的插班生。
我和二哥一起去考的。
来之前,老爸们问过我,我要跟着二哥来城里吗?
我成绩那么差,能和二哥一起进去吗?
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唯一想的,并不是打击。
也不是嫉妒二哥成绩好。
我脑海想的,就是去城里看看,那个城市,长什么样子?
天生幻想的我,在来这城市之前,莫名的想到,有一段故事,或许在等我,有一个人,或许在等我。
这是来自一个,十一岁孩子的幻想。
我来了,我跟着二哥一起考试。
心里不忐忑,特别安静,因为我从小比较呆,或者说,注意的东西,总和别人不在一个地方。
考完了。
当天就知道成绩,两人成绩都及格了。
结果不能录取。
那一刻,我们两人傻眼了。
及格还不能被录取,什么情况?
我当时还想,没想着我和二哥差距也不是很大,我也及格了,两人数学都是六十几的七十几。
后来,怎么进去的呢?
感谢人生的贵人。
是大姐的一个同学,挺帅气的,后来发展还不错。
那时候他也是高中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直接和校长说,说了一些话,我们两人被录取了。
我如今都好奇,他和校长说了什么?
所以,就这样,我们入读了。
分到最差的一个班,四年纪六班。
没人知道,这班差到什么地步。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说我们班两个数学及格的,还不错。
我一瞬间反应过来。
两个数学及格?
不就是我和二哥吗?
为此,我看了我身边的人,那些城里的孩子,第一次感觉,城里,不过如此,我们并不差。
读书,注定漫长的。
那时候我学习特别认真,来到陌生的环境,总是无暇玩耍的。
毕竟,谁也不认识。
而二哥,自然也是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