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云早将目光放在堵河,至今才动手要在那里建造船基地原因是他之前的力量不足,无谓去惹宋官府是不智,用金钱去收买是无必要。因为此前造船研究不足,力量不足也用不上,只会暴露一些技术。
不过他既然是计划在堵河建造船基地,相关调查肯定会提前做过。这堵河大概水深水宽与有无障碍只需租船走一趟再找老船工问问就清楚了。造船基地牵涉到有水深水宽滩地大小等要求外方少云主要用风力锯板也要考虑。不过这事早早筹划,找块合适的地方不难,狭谷型河道会产生弄堂风找块风资源地也容易。
至此方少云的造船计划可说是万事齐备只欠东风,这一切都在军事扩展期完成的,等竹山一夺权方少云即派出施工队进行风力锯板场与大型烘窑建设,造船基地建设。
另一方面将这些年砍伐下来浸在各处水面里的木头乘水未枯顺流放下,在宽阔水面扎成木排,然后沿着水流撑到风力锯板场处。木头将在这里初步剖解然后送隧道烘窑烘干,再锯成需要的规格。之所以不锯成材才烘干,是材料小了烘干时会发生挠曲、收缩不匀等问题。
在大扩编护卫队时造船基地已经开始在生产小船,因为将附近的大小造、修船工匠都收罗一空,这个造船基地也造普通民用运输船及接下所有的修船事务,成为整条堵河唯一的造船厂。
将所有造船工匠合并在一起主要是人力资源不足,也是为了综合利用。如普通运输船可以使用木头外面带圆弧的材料,而这样的材料造夹板式船会浪费。而且是整合后采用一些新工艺造船速度会有提高而可以节约出人力来为水军造船。
水军需要船运输兵力外主要是需要在水战中打败敌军水军,没有敌人水军才是自己水军能横行水面的唯一条件。方少云设立水军想自由行动当然要具备击败敌人水军的一切准备。
中国的水军到明末才将炮安装到船上的,不过因船只小又没有为炮战而特意设计,因而船上火炮是数量少而又口径小。这一来欺侮小船有用,同一类船相互炮轰几天也不解决问题,所以这些船虽装备了火炮却仍然以接舷战为主,火烧敌船为辅的战术。
对付火船方少云的办法是外层用水泥,对付接舷战方少云决定用火炮与枪械,决定尽力避免接舷战。为什么要避免接舷战是因为那是肉搏战,容易造成己方大量伤亡,因而发挥自己火器优势才是正确的选择。
将火炮安装上船一是要对船进行适当改动,不然船体被炮轰后座力震散了。另一个是方家谷现在装备的七零炮太轻,倍径比也小一点,直瞄距离才二百米还是散弹,再远只能曲射了。
这距离虽然敌军攻不到自己,也说明攻击力还不足,因而方少云想铸造十厘米口径,四十倍径的火炮,而且炮弹不用球形而是长尖型。球形炮弹虽然陆地上可以形成弹跳杀敌,砸船板却太饨而难破防,还是尖头穿透性好。
除了用尖头炮弹外方少云还决定在弹头里装点燃烧剂。船当然怕漏水可打穿船的水下部分比较难,炮弹里装一点燃烧剂击中船任何部位也可以起大作用,特别是船舱内部更易起火更难扑灭,如此比光打个孔强多了。而这样的炮弹要比后面发明的炽热弹还强几倍。
炽热弹也是一种原始的燃烧弹,用法是将铁弹放炉膛加热,火药要有隔绝材料,等铁球加热到一定程度用钳子钳了放进炮口。这时要快速发射,不然也会自己引燃。
这样的燃烧弹发射需要早作准备,炉子要生火,铁球要加热。要有熟练的炮手配合,因铁球加热不易只能少量发射。除发射不易在船上生炉子战时手忙脚乱,敌军炮弹击中等都是增加危险性来源。而方少云的尖头燃烧弹却是可以从头打到结束。
这尖头燃烧弹是主要弹药,其次是蝴蝶弹专打敌船帆具,大散弹打敌船甲板人员,纵火小船等。特别是小船速度快又灵活,接近来放火与欲登船还是大散弹效率高。
炮设计之后生产出来的成品约为一千多斤,这是为增加膛压后部加厚的结果。但这炮放到百吨级船上一试横向射击船险些儿倾覆,如此一看这炮虽只相当于远程七磅炮,要上百吨船还不行,最多只能指向前方射击。
这炮本来方少云觉得能够武装五十至一百吨的主力战船,他的计划是三五百吨主力船,这样的船又有炮敌军船小,吃过亏基本上不大会再敢来惹。但主力船速度不快,体积大又吃水深,真正作战靠五十至一百吨的主力战船。
主力战船担负作战、追敌、警戒等任务,所以方少云想加强它们的攻击力。不料事不如意,开发出的十厘米加农炮想安装上去却是不成。虽然这炮也是要开发了武装主力船的,但这个失误还是让方少云有点怏然。因为这让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具体知识太不足,只因站在巨人肩上才显得高大一些。
十厘米炮不行只能回头生产加强版七零炮,加强是炮管加长与加厚,使之达到五百多斤,而炮弹种类是一样的。这炮改好装在百吨试验船上横向射击时才比较稳定,不过放船上再安上轮子自由后退不可能,这方面只有采用炮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