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从众人那里获得些灵感不料收获却是不大,至少于方少云没啥收获。不过对整个护卫队而言还是有点收获的,比如这些干部经过相互争辩多少开阔点眼光,后面听方少云介绍他的计划也知道战略、战役、战斗的区别。
不管这样的讨论对基层军官的好处大不大,没几天就过年了,方少云没时间去蘑菇了,于是他在年前的军政联席会议上公布了他的计划。不过他在公布自己的计划前还是先表扬了众人一番,说他们有长进。听到这个评价众人也很开心,他们知道自己就这水平当然也不会气馁。
表扬众人后方少云将一些计划的亮点提一提,说到朱明心的计划是大胆而有想象力,只是没有考虑到热兵器时代无后勤作战无法持久的弱点。而展伯元的计划虽比较全面但方家谷成不成为蜀国不好说,可惜南宋肯定不是东吴,因立脚点不可能存在后面的战略也是虚的。
对众人表扬与评价一番后方少云端出他的计划第一阶段----斩断魔掌。对这份计划他的说明是元军南侵它的大本营仍然是北方,元南侵主要是凭借它强大的军队,只要重新将汉江与长江封锁起来元军得不到北方支援,不管军力还是士气都会下降,而各地反抗也会更加激烈。这一加一减相差极大,下面就可以执行第二步计划安定南方。
如此安定南方虽少了江淮之间的缓冲,但只要水军强大,元军是不可能再渡江过来。到时因其损失大加内部矛盾激化,由盛转衰也有可能,因此整合南方后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完全可行。
当然这斩断魔掌第一步先得做好,而第一步计划制订的基石是我们有强大的防御工事建造能力,所以百里左右一座水寨建造起来不困难。还有一个基石是我们将有强大的水军,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水军大队的人肯定清楚自己驾驶的船是多么强大,它的强大马上就会展现出来。
在军政联席会议上宣布斩断魔掌计划只是通气性质,具体计划细节与实施时间并没有多说。没多说一方面是没必要,还有个原因是方少云他自己也不清楚长江现在有多少沿岸城市需要夺占。而攻占一个城市需要多长时间也不清楚,所以现在只是个战略选择,至于战役、战斗、战术都是需要一点一点去摸索。
这些在方少云心里属于问题不大,因为到达江边熟悉情况的人就会有增加,另外派出侦探船或借商船去探看也可以。另外这个调查可以走一步查一步的,整条水系作战少不得二三年功夫,不顺利七八年也不定。
自己去打元军而不是宋军,也不是少量人守卫的小据点,因而不可能夜袭后将他们都俘虏了。这样的据点虽不可能如元军攻襄樊那么麻烦,但不是攻克一处就完事,还要收拢附近地区民众建立稳固统治。还有是在岸边建造水寨,这样才能稳步向前,快速占领整个水系当然也是可以做,只是会造成统治基础空心化,最后还得返身再来夯实。
方少云是打算一步一个脚印将阻断南北元军的事做好,让元军找不到空子。故而这个事宁肯慢一点也不肯马虎,所以二三年时间肯定要,而且时间长不等于不顺利,而是这基础夯实。
没有详细的计划可订但眼前第一步行动的准备工作可以计划。比如他的第一步计划准备出动二个旅,加二个水军大队,计算下来最好有三五百吨主力船十艘,现在建成三艘二艘三百吨级一艘五百吨级,已在船台建造有二艘,估计到五月底能够达成目标。
只是现有造船能力一年只有二十艘主力船,这个速度还不够,整个汉江加长江水系太长船大虽强数量不足也不行。另一个也要考虑的是元军攻打到福建后将获得大批海船,不但要考虑海船进长江下游与己争夺控制权的问题,还要考虑海上打败这些海船的问题,所以应该考虑造千吨级战船的事。
千吨级战船不可能再放在堵河现有船厂建造,原因是吃水太深,在汉江夺取一个据点后可以在那里寻找更合适的地址。而堵河这边虽然三五百吨浅水型船也是只能乘大水期间顺流而下,但离方家谷区近而方便,扩建一下专造内河一百吨以下主力战船、哨船、运输船还是不错的。
造船地点的事只能这样安排,但这还有个问题是方少云过去将水军作为陆军支援而发展的,现在水军唱大戏这造船原料准备不足要制订新的备料计划外,实际上水军编制也是不足的,这方面要重新编制外,水军也要再训练出一大批人来。
就算是陆军也必须进行乘船、抢滩、登陆作战等训练,不然如何乘船也不知道,上了跳板吓坏了,乘船又晕了还怎样打仗。这如何快速上下船、转驳、在船上轮流上甲板透透空气及水战时如何协助水军这训练不训练效果肯定大不相同,虽然现有船只水军训练也不足,只能仍利用各村人工湖里的船了。
好在陆军训练简单,走跳板陆地也可以进行,晕船与船晃动中掌握平衡陆地上人工晃板也可以代用。至于船只结构,陆军上船如何安排、如何休息、如何上厕所、如何洗澡等可以用木头陆地建造个模型让他们认认路。而木头模型普通木匠也能制造,这样训练不必抢占水军训练时间。
这样训练对解决现有条件不足,及陆军这些训练要求不大高的问题。至于水性现在天冷不大好办了,由此还产生如何挽救落水者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