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授你郢州伯爵、郢州路总管。''''许衡也只能图穷匕首见了,干脆道出。
''''这样多爽快。''''方少云听了笑笑后转严肃地说:''''让我们投向元这事不可能!''''
''''莫非方少主纠葛华夷之别,郝经郝学士曾言华夷之辩乃是、、、''''许衡当然不会一言就放弃,但被方少云挥手截住。
''''这个道理我知道,所谓华夷本来就是一样的人。南方百越、奚人、棘人等等,北方五胡乱华,夷人内附等等若说血统几人可称纯洁华夏苗裔?那么何者是华夏之人?接受中华文化,自认为华夏人者便是华夏人。''''说起此事方少云侃侃而谈。
''''为何有人说入中国则是中国人了,历史上许多民族最后并为一家,那他们当然也是中华之人了。而那个郝什么肯定是辩称蒙人入中国所以也与华人一般,但这完全是诡辩,成为华人确实不是以血统论,但也不是地域论,而是以文化论。''''
''''那些占了华夏之地的人他们自己认为是华人了?他们如墨家一样兼爱?如法家那样讲法治?还是如儒家一样讲仁义道德?他们将华人列为三等人,身为华人还恬不知耻地将热脸贴在人家冷屁股上,为人家说好话。这样的人不是汉奸是什么,若是不死我定当杀之,若他死了也要将他尸骨烧成灰撒尽,并给他立个佞人铁像放入佞人馆供万人唾骂遗臭万年。''''
''''现在不是宋亡国,而是在亡天下,亡国只不过是改姓换代,乃是兄弟之争。但亡天下是率兽食人啊!你们这些儒生兄弟阋墙外御其祸的道理都不懂,只讲个人恩宠小节,守什么从一而终的气节。却没有民族大义,大是大非面前反而不作为,为虎作伥虽不亲手杀人与之何异?''''
''''如今元势虽强但残暴过秦百倍,昔鲁仲连义不帝秦。也有人认为天下有道你不能显达是你能力不足,但天下无道你越显达越是你的耻辱。莫要自欺欺人,也没有种种借口,你们既不是忍辱负重也没有匡正什么,历史自然会将你们所做的一切都亡记下。历史上有多少助纣为虐者,助异族残杀同袍者,几人逃脱了身败名裂。''''
方少云一口气说了不少,许衡几次张口说不出话来,后来索性静静听他说下去。他听方少云之言并不大引经据典,但所言也不是粗鄙不堪,即使白话也是深有哲理,听到后面见方少云以大义责他与郝经等人只知小义,虽不杀人也是有份虽想辩却无词,心里却是震动了。
方少云说了一会儿觉得徒在口舌逞能没有意思,若自己没有实力只怕也得屈膝求生。区别当然有,自己定是心有不甘,而这些文人却以此为荣,这才是最不该的呀!当了三等人还如此忠心岂不让人愤怒。
''''方少主之言某记下了,实是某迷糊,但忽必烈吩咐招揽不成就试着和谈,不知少主心里如何?''''许衡心里真有触动,但此行目的总要说一说才能算完成。
''''谈和当然可以,忽必烈现在调集重兵而来会影响到与宋之战,况且时间提前不会太多。和谈只是缓兵之计罢了,今天谈得再好宋一灭也不会作数,不过暂时不打仗我们或许也有好处,你把条件拿出来我听一下,如可以我不反对。''''对和谈方少云也有某种需要。
''''以汉水为界,元不过汉水攻打你们,你们也一样。''''许衡很干脆说了这个条件后,想了一下把他临行时忽必烈透的底也说了出来:''''或许汉水北面让几个县也可以。''''
''''这以汉水为界到可以,北面只留襄阳与郢州二个点就可以了,多占多事。不过要恢复通商,不能阻拦人员自由来往,不能提高税收来限止通商。''''对北面的土地他暂时不想要,但北面的商品却需要。再说这些商品暗地虽仍有交易,直接答应元方条件也有点弱了气势。
''''就这点条件?''''许衡有点奇怪,他将忽必烈准备让步的意思也透露了出来,这方少云竟然一点肉也不想要。
''''我只要能守得住的东西,吃在口里吞不下去也枉然。''''方少云不想在对岸多浪费兵力,虽说现在占领了以后也可以退走,但占领后不建设心里过意不去,建设好了放弃心痛,毕竟不是游击区反正是搞浑水的。
''''哦''''许衡听方少云这回答沉吟一下觉得也有道理,虽说地盘就是钱粮与人力,但同时也要多养不少军队,并非尽是利益也有坏处,二者孰得孰失难说。只是眼前少年如此眼界与决断实远超忽必烈,异日汉人复兴或许有望了。
他们这些人虽然现实主义多,有奶就是娘,死心塌地做汉奸的毕竟不多,心底里还是期望华人复兴,华夏文明复兴的。他们虽不是曲线救国,也没有国可救,之前金国也是夷人。但他们是想曲线救华夏文明,所以凡典章礼制,仁义道德之类正是他们极力维护的。
觉得方少云真是天才人杰,许衡心里是百感交集说不出酸甜苦辣何种滋味,他这一世已经行将就木,改弦更张已无可能。可他看到了这世事又将翻覆的兆头,这兆头对华人、对华夏文明或许是好事,可自己子孙何去何从不好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