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打了胜仗,自然得找人请功,能捞点好处就捞一点。
王邑其实早就收到这边战胜的消息,却没想到,胜的如此彻底。这下可就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不过人家的来信也表达的很明白,仗打了,这可是为整个安邑,为了你王太守啊,这打了胜仗,自己得要奖励有功之臣吧,不然接下来士兵哗然大变怎么办,。况且这才2000西凉兵,人家徐荣手中可有整整2万以上的精锐。肯定还得有更厉害的战斗等着,要想马儿跑,总得让马儿吃饱。这司盐都尉府人家还送来千斤精盐,这河东太守府诸人也不能小气不是。既然有人给自己抵挡徐荣,大家也乐在轻松,给点钱粮兵甲又何妨。况且这夏启也还算是少年英雄,对世家很是恭敬有礼,对盐池众世家的产业是秋毫不犯,还加以保护,这世家大族也算是投桃报李。王邑大手一挥,叫人给夏启送去装备五百人武器铠甲,弓箭300张,箭矢5000支,军粮3000担,肉食千斤。布帛黄金钱币若干。
能给也就不错,夏启没时间计较给多给少。这军中善后之事甚多,虽然不是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可这“爱兵如子”的名声还是得树立起来,这受伤见血的士卒,一但痊愈,可就是合格的老兵了。能多救一个,往后也就多一份战力。
虽然自己也不懂医药,可急救、消毒还是懂得。昨晚忙活了大半夜,这才醒了过来,又去观察受伤士兵的情况,一切都还好,未出现什么大问题。按下心来,安排俘虏之事。
这群西凉汉子,以后肯定得帮自己出征,所以不能对他们太差,当然,作为俘虏肯定也不能让他们过得太好。
“劳改”,这词一蹦出来,便让夏启决定这样做,思想工作加上适当的体力劳动,让自己没有浪费粮食,看他们的表现,慢慢的将这群人融进自己的队伍中。
正好可以将这运城的西边城墙建起来。等王蒙的三千虞城援军抵达,夏启将这军营之事尽数托付张宪,押着俘虏亲自主持安排建城事宜。
这口头的支票是四处乱开,反正是天下大乱,做点什么少了很多的掣肘。夏启决定盐政改革,由司盐都尉府出具的盐引,作为今后整个盐池乃至河东的司盐流通的凭证,如果没有这个所谓盐引,那就对不起,如果你贩卖私盐,那充公罚款坐牢杀头,自己掂量着办。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世家大族的抵制,好在这司盐都尉府中也有世家代表,夏启也不是吃独食之人,这乱世想要活命,手上得有兵权,然后如果想做出点什么成绩,世家便是最好的靠山,人才哪里来,当然是世家为你输送。乡野之中哪里可能有那么多的遗贤。
夏启绞尽脑汁,将世家绑在自己得战车上,这才是自己最该做的事。
首先,给河东卫家,裴家,王家、免费经营权。这河东三家,卫家有自己的师兄卫仲道,裴家裴潜,这王家自然就是太守王邑。这样的安排合情合理,麾下无从挑剔。
晒盐自由,买卖控制。将所有的食盐统一收购,然后统一安排收购销售。盐引就是关键。
有战胜西凉骑兵的余威,加之河东三大世家的不言语,这当地豪强也是敢怒不敢言了。
除了三大家族有特权之外,其他想要买卖这河东盐业,就得出保证金,一年一出。这官营和民营的模式并存的河东盐业暂时形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