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太原郡守的官位,这对于分化鲜卑之事也能少去很多掣肘。
朱升乃是系统召唤而出,这忠诚夏启是放一万个心,只要自己不负他,他是决定不会背弃自己的,将太原郡这种要地交给他打理,可比将之放在世家手中放心得多。
见他寸功未立,便得了太守之位,堂中众人满是羡慕,尤以卫固为最。
这位可算是曾经的河东的二号人物,如今却呆在安邑城中,不上不下,本以为这太原城郡太守空缺,以自己出身卫家的身份,加之自己的声望,乃是最合适不过人选。谁知被人捷足先登了,对这朱升可是恨意十足。
夏启制止住大家对封朱升为太守的不满,这河东乃是自己的地盘,自己任命个把人员官职,还容不得这些人在这儿唧唧歪歪。
在座诸位可是认为朱升资历不够,才识不显,做不好这太守之位,那你们在坐哪位觉得自己能胜任的,给我站出来,要是谁能给我把鲜卑大军给赶出雁门,赶回关外,我这河东侯的爵位也可让他来当!
众人见夏启发怒,心中慌乱不已,自己这位主公可不是当年的王邑王文都那种老好人的性子,大家却是因为他的年纪而忽略了他的强势。
在这节骨眼上这般公然顶撞,置疑其任命,不是自找苦吃吗?
一众人见状,顿时寂静一片。
见大家安静下来,夏启继续说道。
“吾欲自领并州牧之位,众位觉得是否可行?
卫凯等一众知道详情的河东世家众人心中一阵放松,这不是晋王便好!
并州牧,这说明河东侯还是惦念着洛阳朝廷,愿意唯朝廷之命马首是瞻。自己这些个世家臣子,也就避免了被天下人叫着乱臣贼子的头衔。
并州牧,这一州之地,可供大家争夺的官职可就很多,虚位以待,让大家将旁事皆是抛在一边,绞尽脑汁的想着自己家中有什么人适合出仕。
“不知何人愿意往洛阳一行,为本侯求取并州牧?”
夏启扫视一番,堂中却是无人几人可堪大用,这些人在整个大汉之中,算不得名人,这才能也仅仅能算作二流。
这些绝世人才为何不来投奔自己呢?夏启心中纳闷不已。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何时可以赐自己一人。
这出使洛阳之人可非比寻常,关系着自己能获取到多大的好处。心中将麾下合适之人一一想过,蔡邕与卫凯无疑是最合适的,不过现在河东政事可离不开这二位。蔡邕可是自己麾下的精神寄托,若是出使洛阳被小皇帝强留,以他忠心汉室的心,说不得就不回河东了,那自己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
卫氏族长卫凯可是自己与安邑世家关系的枢纽,在这紧张时期,自然也不宜外出;而且自己大军供给还得靠着他来筹措。
房玄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只是他在这大汉天下的名声不足,去洛阳恐无人待见。
思来想去,这是还得着落在世家之人手中,自己手下世家之中在士族中颇有名望的有卫家与裴家,如今卫家不成,那只好选裴家了!
这裴家裴潜裴徽兄弟跟着自己这么久,也是该给点好处去人家尝一尝了。
夏启将出使之人定在裴潜身上,到让在座众人无法可说!人家毕竟也是世家中人,即便他裴潜只是庶长子,可这闻喜裴家的名望可非寻常可比,其父当代裴家家主裴茂为前任尚书令,这洛阳故旧甚多,这一趟差事让他去确实很合适。
既然人选拟定,可他的身份却也不能太低,让洛阳人轻慢。
“大家说一说,给裴潜一个什么官职方能显示本侯对洛阳朝廷的敬重?”
见房玄龄了然于胸的表情,夏启直接就点了他的名字。“房师,可有何好主意?”
房玄龄拱手行了一礼。微笑着说道:“裴潜裴文行先前抵御外王文都的大军功劳甚大,既然如此侯爷当论功行赏之!”
“以房师看,这该如何赏赐?”
“以房之见,其立下军功,便以军职安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