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中
谣言四起,且越传越烈!
杨彪、杨素父子闭门不出,本以为谣言止于智者的杨彪更是大病一场,弘农杨氏族人对传谣之人深恶痛绝,本以为除去董卓这位奸贼,弘农杨氏当受天下人敬仰。为大汉社稷匡扶的一番热情,却受这无妄中伤,流言蜚语,亦可害死人,一旦处理不当,弘农杨氏数百年积攒的威望名声,将毁于一旦,受天下唾弃。
盛怒之下的杨府众人,将护卫尽数派出,四处打探消息出处,又令洛阳令派兵抓捕谣传者,在洛阳中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杨素不亏其大隋开国功臣,权倾朝野‘越国公’的威名,这世人皆以为这谣言的出处不外乎两个地方,董卓余孽所在的长安,江东刘辩,他心中却早将河东与曹操列为罪魁祸首。
王氏余孽只有这两处地方可以投靠;当年曹操刺杀董卓,乃是奉了命王允之命,这消息在董卓被杀,杨氏杀王允夺权之后,消息这才传开,很明显就是曹孟德记恨自己杀王允而取而代之的报复。王允曹操二人关系匪浅,这手握重兵的曹操,停止东进,攻打河内便可见其对洛阳的敌视。
而河东夏启之师乃是蔡邕,夏启对其十分敬重,蔡邕与之王子师二人相交莫逆,要为老友报仇,蔡邕请夏启出招,对付洛阳却也十分可能;况且,王允乃是出自太原王氏,太原如今正是河东侯管辖范围,这王氏也最是有可能投奔夏启;河东出招对付自己也就顺利成章了,长安董卓余孽现在是苟延残喘,自顾不暇,哪有闲工夫来干这种“无聊”之事。至于江东刘辩,最多不过是在一旁煽风点火罢了。
几番比较,或许河东夏启这小子做着下三滥的事情的几率要大得多,
河东使者裴潜日前来洛阳面君,为王邑、张杨所奚落,未曾给夏启求取到封赏,让河东记恨很是平常,可这夏启小子将这仇恨强加在自己杨氏一族可就是天大的冤枉了。自己正需要一个安定的河东为自己守住北方,只要北方安宁,洛阳朝廷才有更大的机会,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壮大。
一旦河东有变,夏启大军长驱直入,洛阳可就危险了。杨素为此紧张不已,传令洛阳外各关隘守将注意安全,莫让敌人有可乘之机,偷过关隘。
虎牢关
大军行来,震颤大地,远远望去,烟尘遮天蔽日,不下万人。
关城之上,守卫心惊,这不知是哪里来的军队;
“紧闭城门。”守将大声吩咐着。守关军士齐齐上关上,蓄势待发。
大军不停歇,径直而来。
“河内太守王匡”
关城守将见状,心中稍安;河内太守王匡乃是“自己人”,早已投奔了洛阳朝廷,不过这非常时期,亦不敢松懈。
守将忙派出副将出关去迎王匡,毕竟人家官位比自己大很多,万事还得客气为先,不可怠慢了。
“来人止步!
副将领着亲卫缓缓靠近大军,大声喝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