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来报,确定了岳飞的人马全部退走,留下侯君集守大谷关,尽起大军、令裴元庆为主将,祝公道为先锋出大谷关,奔广成关而去。
广成关,乃大将军何进为防备黄巾奏请设置的关隘,洛阳八关之一。地处汉光武帝所置广成苑附近,因上古仙人广成子而得名。该关是古代宛襄、荆楚地区进入京洛的重要通道。
广成关南边悬崖峭壁下为汝河,北面与紫逻主峰相连,东西两边为古路陡坡。如果前往洛阳城,必须在紫逻口处翻越狼皋山,经过菜店小平原,然后进入伊川,涉过伊河,向北入关、到达洛阳城。
古道难行,祝公道却是仗着麾下龙雀卫皆是精锐,一路未曾遇到阻扰不日便已抵达大成关下。
只是映入眼睑的,唯有剩一片断壁残垣。这岳飞也是够狠,直接将这大成关隘彻底摧毁。
这未曾见到江东军的影子,祝公道唯有在这废墟之中,安下营寨,派人去迎裴元庆大军前来。
夏启收到这南下大军的消息。思考良久,依然不得其法,这岳飞到底是为了何事这么快就撤军,连大成关都直接放弃了。
如今却是顾不得其他,夏启忙下令让长孙无忌在洛阳城组织民夫工匠赶紧前去重铸关隘,以防江东人马的下一次攻击。
虽然不知江东人马退去的原因,但确确实实少了一路人马的危险,夏启心中顿时放松下来,如今该是吓退曹操的时候了。
夏启也不入洛阳,立马领兵往轩辕关而去。
这洛阳八关,只有彻底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夏启才能安稳的坐镇洛阳城。
轩辕关乃是通往颍川的重要通道,
出轩辕关,便可直入颍川阳瞿,《世本》记载:“夏禹都阳城……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禹都阳城”,《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刘熙之言,《水经·颍水注》也明确记了禹都阳城在颍水与五渡水交汇处。反正与夏王朝沾上关系,夏启立马便会很感兴趣,他这以后很长的路可都都得靠着夏朝的余荫,大夏王朝的重现崛起可少不了这些历史相传的典故。
在玉灵处,听完这相关的典故。夏启迫不及待的将所知让人给传扬出去。
夏禹为夏伯之时,被封在阳城,所以历史上有禹都阳城,启都阳翟,的记载。
夏启曾经的居所“黄台之丘”亦可证明夏启在这附近活动频繁,此地定然是夏王朝初期的政治活动中心地带。
在夏启看来,这些许的消息,源源不断的流传开来,天下人皆再次谈及夏王朝,知家国天下以夏王朝始,后世朝代皆是秉承夏王朝国运。届时,自己这位天下公认的夏王遗脉,大夏王孙以正统的身份继承夏王朝国运定鼎天下,当是实至名归。
大军急行而来,轩辕关大门紧闭。
裴元庆立马上前大喊道;“关上的守将听好了,大将军亲自前来,汝等还不快快开关来迎接。”
轩辕关守将陈叙,乃杨氏掌权之时提拔于微末之间,对杨素可谓是忠心耿耿。
听他在关城之上冷笑着说道;
“不知来的是哪里的大将军?尔得无须诳我,本将只听说大将军杨公正领兵在弘农平叛,怎会有时间赶来这小小的轩辕关。汝等哪里来的盗匪,不要以为穿着我大汉官军的衣服便可骗过我等,吾不愿多伤性命,汝等还不快快离去!”
裴元庆听他说道大将军杨素,顿时怒火中烧。
“放你的狗臭屁,杨素逆贼早被吾家主公河东侯夏启领边击杀。当今陛下亲封的我家主公为当朝大将军,总领一切军事,汝等若不识相,妄想阻挡大将军入关,待某家攻下关来,生擒尔等,定要让尔等全家老小全数陪葬!”
这守关将士家中老小,多在洛阳城中,这裴元庆的威胁却正好触碰到他们的软肋,由不得关上中不小心应对。
一时间,关上众人各怀心事。令陈叙一阵不安,自己就不该让关下守将废话,直接令将士射箭不是更好。
如今,军心涣散,不知有多少人怀有二心,怎么不让人担忧。
“关上将士听着,大将军乃是受我皇帝陛下之命,领兵前来,加固关隘,赏赐抵御外敌守关辛苦的有功将士,大家可不要被人所骗,与朝廷大军为敌,甘为叛逆附庸,至家中老小不顾,落得一个朝廷叛贼的名声,遗臭万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