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最重礼仪,荀家众人自然不会失了礼数,先前只是碰巧听着夏启的十胜十败,大声呼和已算是不该。
待相互见礼结束。
钟繇才开口说道:“你是说,若曹袁之战,曹操必胜。”
夏启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正是!”历史验证过的话,怎么会不正确。如今他袁绍不管如何蹦跶,这天生的弱点,依然存在。
“若不胜呢?”荀友若似斗气的问道。
夏启哈哈大笑,“友若似乎对曹孟德很感兴趣。”
历史之中的荀友若可是袁绍的谋主,说服韩馥献了冀州,祭奠了袁绍北方霸主的地位。
在被自己看好的袁绍被人如此评价下,能如此平心静气的说话,
这便是荀氏名士的风度。
那不仅仅是要有渊博的学识,要有超出寻常的眼界,还要有常人无法比拟的气度和风范。
这养气的功夫,是名士的必修课程。
真正的名士,泰山压顶,面不改色。若是随意动怒,不过是寻常士子,哪怕本事再大,也做不得大事。荀氏一门新一代中的佼佼者‘三若’之一荀友若,又岂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
其实在这群人眼里,对夏启得了正统的之名,颇有看法;士人心中,尤其是世家大族心里面对他其实很抵触。夏启的出身可与袁氏、杨氏相比起来差的甚远。
还好幸运的取得了汉末第一大家蔡邕的认可,这才声明响亮。
如今这个乱世,大家确实对这接下来的发展看不明白。袁绍、曹操、杨素、刘表、刘璋、孙坚、刘备、马腾、公孙瓒、刘辫,加上年纪轻轻的夏启,这相互间的攻伐,实在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你方唱罢他又登台,实在是看不清这个大势走向啊!
不过这众人的共识,却是对从河东赶来的夏启不怎么看好。
即便有蔡邕的名头在前抵着,可夏启实在是先天不足。在大家的眼中他年纪实在太轻了,毛头小伙如何能成大事。
“拭目以待吧!”
夏启微微一笑,避过这个话题。
“马翁叔奉陛下之令出使关东,封赏袁曹。诸位觉得此行能否有收获?”见众人诧异,夏启不得接话,继续说道:“诸位完全想不到的赏赐,让袁曹无法拒绝的赏赐!”
眨眼间,几个人数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让他一时间倒是忘记开口说话了。
“什么赏赐?”
“袁绍为齐王,曹操为魏王。”
啊!
这消息一出,时间如同停止,各种滋味涌起,几人都是智谋之士,当然清楚此封赏一出,汉室确实已经是积重难返了。战国乱世正式开启了。
荀爽心中气苦,眼见着自己一心想要的扶持的大汉朝廷,最后的机会也将被眼前这小子断送。
假以时日,世人将在不知有汉。
“大骂一顿,不过逞口舌之利,于是无补啊!”听到他们的叹息。
夏启对这种反应早有应对。“今乱世,实是到了破后而立的关键时刻。不下猛药,如何治理朝廷之顽疾。”
见几人无其他表示,夏启也就缓缓的继续说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