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好吃的冰糖葫芦!”
“天天活羊,现杀现卖!”
“炊饼!炊饼!”
御安城内,永乐街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路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华景象。
街角处,围了一圈人,原来是一伙江湖卖艺的正表演胸口碎大石。
只见一个好汉运好了气,小心翼翼地躺在了满是铁钉的钉床上,旁边两个小伙慢慢的将一块石板放在了好汉的胸口上,随即满场的吆喝了起来。
“走过路过的父老乡亲们,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各位老少爷们请听:俺们本是那乡下种地的,因逢旱灾逃荒至此,可又不想做那没骨气的叫花子,只好玩起了这不要命的杂耍,请大家有钱的买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兄弟们在此谢过了!”
“哎嘿嘿,你说啥子?”
只见几个破衣烂衫,拿着木棍破碗的叫花子挤了进来,显然对刚才的说辞不甚满意。
“俺说,俺们不愿做那没出息的叫花子,俺们凭本事吃饭,不服咱较量较量!”
“好啊,小爷吃饱了正想活动活动筋骨,没成想碰上了你这不要命的!”
围观的群众没想到还能看到意外好戏,俗话说看热闹不嫌事大,看客们都一个劲的喊好,简直比看胸口碎大石还带劲!
“各位老少爷们看好,今天俺们就教训教训这群没骨头的叫花子,觉得俺们做的对的,一会多多捧场!”
说完朝着群众们一一抱拳,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站在外圈的看不到一个劲的踮脚蹦高,生怕漏看了一眼。
带头的叫花子一个摆手,身后五六个一齐拿着棍子冲了上来,这边好汉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拿起卖艺的家伙冲了上去,两伙人呜哇喊叫的打了起来。
叫花子打架有个特点,喜欢朝人吐痰,加上本身就臭气熏天,让人招架不住,再趁乱没头没脑的瞎打棍子,威力很是惊人。
可庄稼汉打架也有招数,擅长扬土抛石,再加上平时种地锻炼的一身好体格,战力持久,抗打禁摔,慢慢的由弱势转为了上风,估计时间一久,就能大获全胜。
领头的叫花子也看出不妙,大呼一声“不玩了,兄弟们撤!”随即钻进人群,四下逃窜而去。
围观群众过足了瘾,纷纷喝彩叫好,不少有钱人都向场地内扔起了铜钱,甚至还有碎银,卖艺一伙纷纷抱拳鞠躬,以示感谢,随即捡好赏钱,打包好家伙,离开了现场。
天色渐晚,一伙人来到了城外破庙,只见叫花子一伙早已蹲坐在庙外,看他们过来纷纷站起,两伙人都哈哈大笑,互相招呼,一起进入庙内。
“军师这招真妙,这可比胸口碎大石强多了,不仅赚的多还安全,上次老八喉咙顶枪尖不小心就给自己戳死了,还惹来了官府,真是费力不讨好,还是这有剧本的表演拿钱多!”
“那是,军师就是军师,别看年纪小,兄弟们那是心服口服,都说跟军师混有饭吃!”
“行了,别拍马屁了。”
只见屋内缓缓走出一个少年,约莫十七八岁,身长七尺,体型偏瘦,一袭白衫,手拿一根鱼竿,明眸剑眉,朱唇皓齿,月光打在脸上,透出一股寒气,不怒自威。
少年一出现,整个庙里都齐刷刷的站了起来,所有人都毕恭毕敬的喊了句“军师!”
少年点点头,摆手示意坐下,庄稼汉和叫花子纷纷都坐在了地上。
少年问道:“今日可有弟兄受伤?”
领头的叫花子答道:“兄弟们心里有数,别看打得凶,都是假把式,不曾有人受伤,军师莫担心。”
少年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今天收获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