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粮价骤降
赈灾团队来到蓟城足足五日之久。
这五日里,接连不断的施粥,卖低价粮。
越来越多的大户开始囤积粮食,期待着赈灾团队粮食售空的那一天。
而赈灾团队这边粮食也快见底了。
所幸在第四日的时候第二批粮船抵达,才能继续维持。
第三批粮船,将会在四日后抵达,后续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送过来。
此消息一出,灾区的人心才逐渐稳定下来。
资本主义的积累阶段是极为血腥的。
同理,世家门阀的发展阶段,也是极为血腥的。
如果将家族势力分为三级,大户,世家,门阀。
那么大户和世家,正是出于财产积累阶段,只有踏入门阀,才能会对钱财没那么大的追求欲望。
吸引门阀的,往往是权利和声望。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有钱,才会追求名望。
这次灾情,受灾的七万百姓,足足数千人,为了不被饿死,不得不选择典当掉家产,投入大户麾下。
固然有官府和许都世家在施粥,可施粥的目的仅仅只是保证人不被饿死……至于饿成什么样子,那就没办法保证了。
第三批粮食一到,一直在城东施粥的徐华,突兀的跑到了徐家售卖粮食的地方。
到了那儿之后,极为粗暴的撤掉了原先三百钱一斤的价格,随后挂上了二十钱一斤的价格……
此番举动,顿时如同一颗石子砸入湖面,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顿时,城中近乎大半的灾民,蜂拥而至。
徐家店铺里头,足足几千斤粮食,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尽数销售一空。
然而,这番举动,落在蓟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眼中。
无疑是显得极为孩子气……
甚至于不少已脱离世家发展阶段的,成功踏入门阀阶层的人物,也是摇头叹息。
徐家在许都算得上是门阀级别的存在,也正是因此,他们才需要后辈进行养望。
从年少之时,便培养出一副为国为民,心怀天下的形象。
然而,徐华此举,明显与养望谈不上边。
因为在灾区,无论你卖多少钱,除非平价销售,否则就是会落人口舌……
平时卖十钱的粮食,现在你卖个二十钱,这是在洗灾民的血吗?
舆论不会管运输费用,不会管安保费用,更不会管那些阴暗的价格。
他们只会宣传“你价格翻倍了。”逮住这一点,往死里咬。
………………
何府。
蓟城的世家大户们再次齐聚,热切的商讨着接下去的步骤。
“徐家……也是出过尚书级别官员的存在,怎么培养出这种蠢材?”一名刚刚踏入大户行列的家主满眼讥讽。
有人皱起眉头:“他该不会是想通过咱们来养望吧……”
“养望的话就不会定价在二十了。”何岩轻鸣了一口茶,道:“若是门阀嫡系养望,今日徐大少爷为国为民的头衔早就传遍大江南北了……”
何岩看望女儿的时候,接触过那群站在魏国尖端的门阀。
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亲眼目睹了一名门阀嫡系是如何毫无名气,一日之间名扬四海的过程……
养望,最关键的不是当事人做了什么,而是雇佣的文人水平如何。
细细琢磨后,何岩笑着道:“估摸着是少年郎沉不住气吧。”
随后,便不再理会这个小插曲,接过下人递过来的账本,扫视一眼,大笑道:“诸位,今日官府售卖的粮食,不足昨日的一半!
如此看来,官府已经无粮可售。
那么接下去,改轮到咱们来救济百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