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峰寺·大报恩寺(1 / 2)

加入书签

宣德年(1430)月,第次下西前夕,祈求佛保佑船平安,和自己钱,命工铸成铜佛像二尊、妆罗汉八位及铜炉、灯、供等放置自己的第马府,希望下西洋来后,人题诗,再赠与峰寺供,作为“永远香”。

峰寺位南京城宝门能里一带。西晋永元年(307年),晋怀司马炽命建寺。

东晋武帝太十三年(388),寺,重修。

南朝元嘉时,因西域铁索罗到都城康(即京),名铁索寺。南梁以后,改称翠寺,也妙果寺。宋朝称相院。

明洪武年(1372年),明太朱元璋名僧金峰禅师请求,建寺庙,因金碧禅师而“碧峰”。碧寺建筑伟,以刚殿、王殿、佛殿三殿堂为体,还僧院五,石塔座,占百亩。峰寺历战火,经修废,后世仅金刚殿几间僧

有“春首,秋霞”之,位于郊的牛山不仅景秀美,而且还中国佛牛头宗发祥地。

传说首山西南坡有石窟,北朝时有一个叫辟支僧人曾此栖息,后于石中“立成佛,天为仙”,后被称为“支佛”,石窟也僧众尊“仙窟”,或“佛窟洞”,俗称“辟支洞”。后来,人们在首山西南坡修了辟支(又称塔),仙窟洞建佛窟。唐贞年间,融禅师此修行道,成中国佛禅宗的要流派头宗的一祖师,牛首山此成为头禅宗发祥地。此山因而名扬内外,广大佛徒有着大的影力。

503牛首山建佛窟起,到代一千年间,首山佛寺一直火鼎盛,成为明南京八皇家寺之一。

郑和信佛教,年初春节,都去牛首寺庙行礼佛,览名胜。

宣德年,郑的挚友庵谦公持牛首佛窟寺,郑和前牛首山访,游牛首山率崖和支佛洞,“愕有感,自己出,伐木材”,兜率崖建佛教观,作晚年精上的寄

兜率崖带没有片平地,不宜营大型寺,在郑之前此没有庙记载。

如今,和当年建的寺早已荡无存,首山兜崖也仅一些当的石刻残碑。

自残碑知,郑出资营兜率寺宇后,购置了产作为寺庙产,田产收作为寺僧人生及从事事活动主要经来源。今在兜崖下方汉泉旁,仍保留明代的崖石刻。摩崖石分佛像文字,约在长约五尺石壁上,五个佛里雕凿一百余大小石群像,像大的约三尺,小的高足一尺。

佛像北朝南,排列整,神态异,与近祖堂献花岩遥相对。正壁佛内供奉迦牟尼,高约尺,趺莲台,祥端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