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喜鹊还是在叫。</p>
悟明终于听懂了,他在地上,开始寻找。果然在草丛里,看到一只还没长出羽毛的小喜鹊,缩在那里。悟明抓起小喜鹊来,往树上送。他把喜鹊揣在胸前,爬上了树,然后,把小喜鹊放进了喜鹊窝。</p>
这树太高了。喜鹊喜欢在枝头做窝。悟明慢慢的从枝头爬了下来。</p>
一不小心,摔了下来。</p>
悟明痛的大叫:“哎呀!”</p>
住持和大和尚出来,看小和尚怎么了。</p>
住持看着他,悬着的心放下来了。</p>
大和尚骂悟明:“你怎么搞的?爬那么高,就不怕摔死你?”</p>
悟明说:“这树,我天天爬,怎么会摔下来呢?我闭着眼睛,也爬的上去,爬的下来呢。呵呵。”</p>
大和尚一听,不说话了。</p>
住持说:“善哉,吃饭!”</p>
众人回去,又接着吃饭。大和尚说:“以后,别再爬那么高的树了。”</p>
悟明看了他一眼,不说话。大和尚说:“听到没有?”</p>
悟明不说话。大和尚举起盛汤的勺子,恨不得打在悟明的光脑袋上。</p>
悟明说:“听到啦——”</p>
大和尚说:“你现在扫地,不踩死蚂蚁吧?”</p>
悟明说:“嗯。蚂蚁现在,见了我就让道。”</p>
大和尚说:“你不会天天给蚂蚁喊,蚂蚁让路,让蚂蚁给你回避肃静来着?哈哈?”</p>
悟明说:“我天天举起扫把就喊蚂蚁让路,只见,那蚂蚁纷纷给我让路。”</p>
大和尚说:“唉!我真怕你将来,成了哑羊僧呢。”</p>
悟明问:“啥叫哑羊僧?”</p>
大和尚哈哈大笑:“呵呵,你做了八年的和尚,怎么连哑羊僧都不知道啊?”</p>
八岁的小和尚悟明说:“没人告诉我呀。”</p>
大和尚笑着说:“哑羊僧,指不知解悟的僧人。《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p>
悟明直摇头,说:“太难懂了。”</p>
大和尚笑着拍拍悟明的光头,哈哈大笑:“想必你也听不明白。”</p>
住持说:“安静。”</p>
大家吃完了饭。</p>
悟明问住持:“师父,什么是哑羊僧?”</p>
住持说:“你认识羊吧?那羊有痛苦欢乐,都咩咩发出叫声。如果那羊,是个哑巴呢?”</p>
悟明说:“哦,我知道了。哑巴羊的意思啊?”</p>
住持说:“对啦。如果羊哑巴了,就是哑巴羊。如果一个僧人,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见解,跟哑巴羊一样,就叫哑羊僧呢。”</p>
悟明说:“哦,师父,我懂了。”</p>
大和尚在那里笑:“悟明,你真懂了?你懂什么了?”</p>
悟明看着他,认真地说:“如果羊叫不出来,就叫不了咩咩了。如果你什么都不懂,就不要装羊,乱咩咩叫了。”</p>
然后悟明跑了出去。大家哈哈大笑。</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