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活字所用铅……油墨……树脂……碳酸钙……我靠,居然还要淀粉?”
赵凌烨一边跟明珠往宫外走,一边看着老爸写的制备方法。
厚厚一摞纸,赵宗伟写的十分详细。只要工部的人识字,搞起来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殿下!”
赵凌烨闷头往宫外走着,远处传来一声洪亮的呼唤声。
“见过太师。”
赵凌烨抬头一看,方敬贤坐在轿子上,举着一个布兜朝自己高兴地挥着手。
“快快快!”
方敬贤催促众人放下轿子,冲到赵凌烨身边打开布兜。
“殿下,这是我们国子监用胶泥烧制出来的活字,哈哈,这可是我们研究了好久才想到的。”
赵凌烨从布兜里随便摸出一个烧好的活字。
趙。
“太师,为什么不用木头雕刻活字。”
赵凌烨看到这个“趙”活字的表面有几处细微的裂纹,手掌使劲儿捏着这个活字,想看看会不会被子里徒手弄坏,随口问道。
“殿下,你不知道,无论是软木还是硬木,接触墨汁时间久了,都或多或少会膨胀。做成雕版还可以,若是做成活字,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不能用了。”
方敬贤得意的捋着胡子,说道。
“哦?太师大人真是博闻强识,学生佩服。”
赵凌烨有些诧异,没想到方敬贤连这个都知道。在赵凌烨看来,这在古代已经算是比较高深的知识了。
“哈哈……原本我也不知道,这是工部魏均少监说的。”
方敬贤从布兜里拿出一枚活字,放在手里,当宝贝一样看着。
“这小小一枚活字,却可以组成无数的先贤经典。”
方敬贤手握活字,闭上眼睛,想象着如山的先贤经典从国子监被搬出来,进入到大周每个百姓的家中。
那时候,所有的大周百姓都温文尔雅,每个人对经史典籍都是章口就莱。
大街上,卖肉的屠夫和倒夜香的民夫见了面,会吟上两句诗。
↑返回顶部↑